本文要點: 「抗菌素耐藥性」不但只是公共衞生的問題,更危及食物安全。要有效對付食物中的「超級細菌」,市民和食物業界應遵從「食物安全五要點」,處理食物時保持良好個人及環境衞生。高危人士要格外留意「生冷」食物的食安風險。

甚麼是「抗菌素耐藥性」?

抗菌素耐藥性是指某種微生物(主要為細菌)具有令抗菌劑(例如抗生素)不再對其有效的能力。結果,標準治療無效,病人受感染的情況持續,更可能傳染他人。這些產生抗菌素耐藥性的細菌(俗稱「超級細菌」),不一定是病原體,也可以是於人體裡與人類共生而又對身體無害的微生物,因此受感染的人也可以毫無病徵。抗菌素耐藥性也可屬自然現象,微生物通過基因突變或微生物之間的基因轉移而自動產生耐藥性。

「抗菌素耐藥性」與食物安全

抗菌素耐藥性同樣也對食物安全構成影響。在動物腸道繁殖的「超級細菌」可經食物鏈傳播。當食用動物被屠宰時,有關的肉及肉類製品可能會被有「超級細菌」的排泄物所污染。「超級細菌」亦能經由受排泄物污染的土壤或水進入食物鏈,以及因使用受污染的水灌溉而傳播至蔬果及其他農作物。人類如果進食未經徹底煮熟的受污染食物,又或者製備食物的方式不衞生造成交叉污染,都有機會接觸到「超級細菌」。

甚麼食物較高風險?

一般來說,動物製食品是人類接觸食源性「超級細菌」的主要途徑。生或未徹底煮熟的食物,或者較多人稱呼的「生冷」食物,交叉污染的食物更大可能會有「超級細菌」。高危人士應避免進食。

運用食物安全五要點

不當處理食物會加劇抗菌素耐藥性傳播,而教育公眾安全處理食物是預防食源性致病菌和「超級病菌」的主要措施。食物安全中心一直向市民及食物業界致力推廣「食物安全五要點」,在整個食物製備及處理過程中保持良好個人及環境衞生。

「食物安全五要點」

從食物安全的角度來看,遵循「食物安全五要點」可以降低「超級細菌」和食源性疾病的風險:

五要點

建議

重要性

精明選擇

  • 避免食用生或未煮熟的食物,尤其是高危人士
  • 生的或未煮熟的食物未經熱處理,可能含有「超級細菌」

徹底煮熟

  • 烹調可有效殺死食物中的「超級細菌」

保持清潔

  • 水洗可去除部分食物表面的「超級細菌」
  • 防止熟食或即食食物被「超級細菌」交叉污染

生熟分開

  • 防止熟食或即食食物受到生食的「超級細菌」交叉污染

安全溫度

  • 如不立即食用,應將凍食保持在攝氏4度或以下,熱食則保持在攝氏60度以上

此外,食物處理人員如有嘔吐和腹瀉,應避免準備食物。

食物安全中心的工作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已推出《香港抗菌素耐藥性策略及行動計劃(2023-2027)》(《行動計劃》)。食物安全中心(中心)一直積極參與《行動計劃》,包括參與抗菌素耐藥性一體化健康監測工作小組。

從食物安全角度來看,推行全面的抗菌素耐藥性監測計劃是風險分析機制不可或缺的一環。收集食源性抗菌素耐藥性的監測數據及抗菌素的使用數據,有助找出食源性抗菌素耐藥性的普遍性與動物中使用抗菌素有何潛在關係。在本港,食物安全中心一直就本地出熟的生肉及即食食品進行抗菌素耐藥性監測。

就即食食品樣本含耐美羅培南細菌的比率由 2019/2020 年先導調查的 1.6% 上升至 2022 年恆常監測計劃的 2.5% 的情況,因先導調查的即食食品樣本只包括刺身及蔬菜,恆常監測計劃的即食食品樣本則新增了預切生果及三文治。如果只計算刺身及蔬菜,耐美羅培南細菌的比率實際由 1.6% 微跌至 1.5%。雖然直接比較先導調查和恆常監測計劃的所有即食食品樣本含耐美羅培南細菌的比率並不恰當,但 0.9% 的增幅經統計學分析後顯示該增幅並非顯著。

在教育工作方面,食物安全中心藉著不同渠道,向市民和業界推廣「食物安全五要點」以對付食物中的「超級細菌」。食安中心每年藉著十一月舉行的「世界抗菌素關注周」等全球性活動,宣傳中心對食物與抗菌素耐藥性的訊息。同時,食安中心已發出業界指引,以便食物業界告知消費者所供應的即食食物含有生或未煮熟的食材/配料,消費者須注意因此而增加的食用風險。食肆可透過小冊子、指示牌或餐牌上的提示、座枱卡、標籤或其他有效的書面方式,向消費者作出食用忠告。以下是食肆可提供的食用忠告示例,適用於生或未煮熟的高風險食物。

香港應對抗菌素耐藥性的工作

鑑於抗菌素耐藥性對全球公共衞生造成威脅,政府在《2016年施政報告》中,宣布成立抗菌素耐藥性高層督導委員會。2021年及2022年發表的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承諾起草第二個《行動計劃》 ,制定下一階段涵蓋2023至2027年的應對策略。

秉持「一體化健康」方針,《行動計劃》定下清晰的目標、優先措施和行動指標,讓政府及各持份者可集中資源,更有效地應對抗菌素耐藥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