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世衞),抗菌素耐藥性是指某種微生物(例如細菌、病毒及部分寄生蟲)具有令抗菌劑(例如抗生素、抗病毒藥物及抗真菌藥物)不再對其有效的能力。結果,標準治療無效,病人受感染的情況持續,更可能傳染他人。這些產生抗菌素耐藥性的微生物,不一定是病原體,也可以是於人體裡與人類共生而又對身體無害的微生物,因此受感染的人也可以毫無病徵。抗菌素耐藥性也可屬自然現象,微生物通過基因突變或微生物之間的基因轉移而自動產生耐藥性。
抗菌素耐藥性同樣也對食物安全構成影響。在動物腸道繁殖的抗藥性細菌可經食物鏈傳播。當食用動物被屠宰時,有關的肉及肉類製品可能會被有抗藥性細菌的排泄物所污染。抗藥性細菌亦能經由受排泄物污染的土壤或水進入食物鏈,以及因使用受污染的水灌溉而傳播至蔬果及其他農作物。人類可通過以下方式接觸到抗藥性細菌:進食未經徹底煮熟的受污染食物;製備食物的方式不衞生;或直接接觸到動物糞肥。
世衞表示,不當處理食物會加劇抗菌素耐藥性傳播,教育人們安全處理食物是預防食源性疾病(包括遏止抗菌素耐藥性)的主要措施。食物安全中心(中心)一直致力推廣在整個食物製備及處理過程中保持良好個人及環境衞生的重要性。在有關食物中的抗菌素耐藥性的教育及宣傳工作上,中心負責推廣食物安全五要點,分別是:(1)“精明選擇”(選擇安全的原材料);(2)“保持清潔”(保持雙手及用具清潔);(3)“生熟分開”(分開生熟食物);(4)“煮熟食物”(徹底煮熟食物);以及(5)“安全溫度”(把食物存放於安全溫度)。
統計數字
單張
海報
刊物
- 食物安全焦點 - 對抗食物鏈中的抗菌素耐藥性 (二零二一年十一月)
- 食物安全焦點 - 抗菌素耐藥性微生物-必須監察的食物安全威脅 (二零二零年十一月)
- 食物安全焦點 - 進食未經煮熟的漢堡牛肉或牛扒可致食物中毒 (二零二零年六月)
- 食物安全焦點 - 慎防食源性細菌的抗菌素耐藥性 (二零一九年八月)
- 食物安全焦點 - 對抗食物中的超級細菌(二零一八年八月)
- 食物安全焦點 - 抗菌素耐藥性—同樣也是食物安全問題(二零一八年七月)
- 食物安全焦點 - 進食生吃食物的風險(二零一八年六月)
- 食物安全焦點 - 食物安全五要點與抗菌素耐藥性(二零一七年十一月)
- 食物安全焦點 - 從食物安全角度探討抗菌素耐藥性問題(二零一七年十月)
- 食物安全焦點 - 抗菌素耐藥性與食物安全(二零一七年八月)
- 食物安全廣播站 - 進食生吃食物的風險(二零一八年第四期)
- 食物安全廣播站 - 抗菌素耐藥性與食物安全(二零一七年第四期)
- 食物安全廣播站 - 抗生素與食物安全(二零一六年第二期)
- 食物安全通訊 - 進食生吃食物的風險(二零一八年第四期)
- 食物安全通訊 - 抗菌素耐藥性與食物安全(二零一七年第四期)
- 食物安全通訊 - 抗生素與食物安全(二零一六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