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食物業處所持牌人/負責人: 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預防及控制疾病(規定及指示)(業務及處所)規例》已於2020年3月28日下午6時生效,相關最新指示可瀏覽這裡。 |
以下為供食物業界及消費者參考有關2019年冠狀病毒病與食品安全的資源。更多有關2019冠狀病毒的資訊、澄清、疫情概覽等,可以瀏覽專題網站 www.coronavirus.gov.hk。
給消費者的建議
目前沒有證據顯示人類是透過食物感染2019冠狀病毒。此外,各地包括歐盟、澳洲及新西蘭在內的食物安全風險評估機構亦認為,人類不太可能透過食物而感染2019冠狀病毒。儘管如此,根據世界衞生組織有關食物安全的建議,食物安全中心特別提醒市民要留意以下各項:
-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特別是處理 生的食物後,如廁後及進食前。洗手時,要用梘液搓手最少 20 秒;
- 分開處理生熟食物,特別是處理 生肉及內臟,以免食物交叉污染;
- 徹底煮熟食物,避免食用生或未 煮熟的動物產品;
- 市民外遊時,應避免接觸動物(包括野味)、禽鳥或其糞便;避免到 濕貨街市、活家禽市場或農場, 亦不要進食野味及切勿光顧有提 供野味的食肆。返港時,千萬不要非法攜帶野味、肉類、家禽、蛋類入境。
其他相關的食物安全建議及常見問題可按這裡。
給食物業處所的建議
此外,為減低2019冠狀病毒病在食肆傳播的風險,食肆經營者應保持高水平的清潔及衞生標準。食物安全中心建議採取以下措施:
減少社交接觸
- 食肆可採取以下措施保持員工之間、員工與顧客之間以及顧客之間的社交距離:
- 為顧客提供外賣選擇;
- 避免搭枱;
- 改動座位安排以減少直接面對面接觸;
- 在食物業處所張貼告示或作廣播、或於地面加上標記、提醒顧客在排隊或等候期間保持距離;
- 在服務櫃枱加設屏障,減少顧客與員工直接面對面接觸;
- 鼓勵顧客使用非觸式的付款方法(例如:信用卡、手機應用程式等);
- 安排員工分批工作、休息及用膳等。
環境衞生
- 加強對食物業處所包括廚房、食物房、洗滌間、廁所(包括水龍頭與廁所把手)和食肆座位間的清潔,定時及在有需要時應用 1:99(即把 1 份漂白水與 99 份水混和)的稀釋家用漂白水消毒,以經常保持清潔和適當維護。
- 在處理被呼吸道分泌物、嘔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的地方,應使用1:49(即把1份漂白水與49份水混和)的稀釋家用漂白水。
個人衞生
- 工作人員須定期檢查體溫;如患有或懷疑受到傳染病感染或出現病徵,應停止處理食物。如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時,應戴上外科口罩及盡早求醫。
- 咳嗽或打噴嚏時,要用紙巾掩蓋口鼻。
-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例如在處理食物前後、進行清潔之後、 處理廚餘或垃圾後以及上廁所後要洗手)。
食物衞生
- 採用「食物安全五要點」,以正確處理食物。
- 有需要時,提供公筷公羹。
- 避免公開展示沒有包裝的即食食物(例如烘焙食品)。
- 避免試食活動。
- 如使用即棄手套處理即食食物,要注意手套不能代替清洗雙手,並要正確使用。
有關當有懷疑/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的個案時的清潔和消毒,可以參考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的指引。
建議
- 有關預防 2019 冠狀病毒病相關的食物安全建議及常見問題
- 給食肆就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的食物安全與衞生建議
- 給食物送遞商就預防2019 冠狀病毒病的注意事項
- 給冷凍食品處理人員就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的健康建議
- 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在進口層面消毒凍房工作環境及食品包裝的指引
刊物
- 食物安全焦點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與食物安全(二零二零年二月)
- 食物安全焦點 - 冠狀病毒與食源性人畜共患病 (二零二零年三月)
- 食物安全焦點 - 自備餐盒、外賣及外送食物的食用安全 (二零二零年四月)
- 食物安全焦點 - 疫症大流行之時在家烹調 (二零二零年四月)
- 食物安全焦點 - 冷藏肉類的食物安全貼士 (二零二零年五月)
- 食物安全焦點 - 再談2019冠狀病毒病-食物業篇 (二零二零年五月)
- 食物安全焦點 - 三文魚會傳播2019冠狀病毒病嗎? (二零二零年七月)
- 食物安全焦點 - 正確使用即棄手套處理食物的重要性 (二零二零年八月)
- 食物安全焦點 - 齊來確保外送食物服務的食物安全 (二零二零年九月)
- 食物安全焦點 - 給冷藏食品處理人員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的健康建議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