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焦點橫額

回到主頁下一篇文章

食物安全焦點(二零二零年四月第一百六十五期) - 焦點個案

自備餐盒、外賣及外送食物的食用安全

食物安全中心風險傳達組
科學主任張鳳文女士報告

背景

在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下,市民大都選擇自備餐盒或向食肆訂購外賣及外送食物。無論食物在哪裡烹製,適當地處理食物以確保食物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下文將闡述在家自備及由食肆製備餐盒主要涉及的食物安全風險,也會提供減低食源性疾病風險的貼士。

在家自備及由食肆製備餐盒的食物安全風險

自備餐盒、外賣及外送食物的共通之處,是通常不會在烹製後立刻食用,而是存放或運送一段時間後才享用。在這些過程中,食物可能會受到污染,如果食物存放不當,食物中的致病菌便可能增長至不安全的水平或產生耐熱毒素,因而導致疾病。

市民自備的餐盒一般是已烹煮和冷卻的食物,過長的冷卻時間可能會有利微生物於食物中滋生和繁殖。雖然翻熱可以有效殺滅微生物,但無法清除致病菌產生的耐熱毒素,可引致食物中毒。安全處理自備餐盒、外賣及外送食物
圖1:安全處理自備餐盒、外賣及外送食物。

安全處理食物貼士

(甲)自備餐盒

若要把熱食存放在餐盒中留待翌日食用,便須預先計劃:與家人一同用餐前,先把自己所需分量的食物放入餐盒,然後盡快冷卻食物並貯存於雪櫃內,直到出門為止。外出時,為使餐盒在途上盡可能保持低溫,應將之放入保溫袋內(可以的話,加入冰墊),並在到達工作間後立即貯存於攝氏4度或以下的雪櫃中。

在工作間翻熱午餐,通常會使用微波爐或蒸鍋。切記要確保食物徹底翻熱,直至滾燙為止。在中途攪拌一下,使食物受熱更均勻,也是個好方法。如果有食物溫度計,檢查食物的中心溫度是否至少達到攝氏75度。若工作間沒有翻熱爐具,可於早上在家中新鮮烹煮食物或把已冷卻的食物徹底翻熱,才貯存於保溫壺內。翻熱後的食物如有吃剩,不宜再冷卻和貯存以供後用。

(乙)外賣及外送餐盒

若向食肆訂購外賣或外送餐盒,應盡快食用,因為食物可能已在室溫下放置一段時間。至於飲食業方面,越來越多食肆將其運作模式從即點即製改為預先烹製食物,以迎合日益增長的外賣或外送食物需求。要注意的是,攝氏4度至60度的溫度(又稱為危險溫度範圍)有利微生物滋生。為了減低食物中毒的風險,食肆在打包外賣或外送食物前應把食物保持於危險溫度範圍外。此外,食肆不應過早烹製食物。

當顧客或送遞員到取食物後,如沒有溫度控制,應盡快運送食物。基本原則是,烹製好的食物如置於室溫不超過2小時,可貯存於雪櫃待用或在4小時內食用;然而,如置於室溫超過4小時,便須棄掉。

洗手除去病菌

圖2:洗手除去病菌。

經常清洗雙手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對於減低病菌感染的風險也是十分重要的。有時我們可能會用手進食,這是交叉污染的源頭之一。經常保持雙手清潔,以梘液及清水洗手,搓手最少20秒。如雙手沒有明顯污垢,使用酒精搓手液亦是潔淨雙手的有效方法。

注意事項

  1. 自備餐盒、外賣及外送食物並非於烹製後立刻食用,如處理不當,帶來食源性疾病的風險可能較高。
  2. 如需把熱食冷卻以供後用,應將其盡快冷卻,並在貯存期間保持低溫。食用前須徹底翻熱。
  3. 把食物保持於危險溫度範圍(即攝氏4度至60度)外,以防微生物滋生,否則應遵從2小時及4小時原則。

給市民的建議

給業界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