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焦點橫額

回到主頁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

食物安全焦點(二零二零年三月第一百六十四期) - 食物安全平台

冠狀病毒與食源性人畜共患病

食物安全中心風險評估組
吳海艷獸醫師報告

背景

2019冠狀病毒病自爆發以來,疫情至今已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2019冠狀病毒病相信是由一種源自動物的新型冠狀病毒(名為「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所引致,此病毒可能跨越了物種界限而感染人類,繼而在人與人之間持續傳播。

人畜共患病是指在一些動物與人類之間傳播的疾病或感染。人類可經多種途徑染上人畜共患病:直接接觸動物或這些動物所污染的物件;被蚊子等帶菌病媒所咬;以及飲用受污染的食水或進食受污染的食物(屬食源性人畜共患病)。目前的2019冠狀病毒病可能就是一種人畜共患病,但我們會因進食而染上這個病嗎?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的一個病毒粒子

圖3: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的一個病毒粒子
(圖片來源: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

冠狀病毒與食物安全

食源性人畜共患病的傳播通常是由於食物或個人衞生欠佳所致,例如食物在加工或處理過程中受到污染,食物未經徹底煮熟,又或者食物貯存不當。這些不當的做法可能會導致病菌經由糞口途徑傳播。病菌在進入人體後,便會入侵腸道細胞,然後在體內同一或其他部位進行複製,因而引致疾病。

2019冠狀病毒病由冠狀病毒所引致。冠狀病毒有很多不同種類,有些只會令動物致病,例如牛、豬、貓、狗、鳥及兔。包括最新發現的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在內,已證實有七種冠狀病毒能夠感染人類,而且全部源自動物,即是人畜共患病。冠狀病毒可使人患上感冒以至其他更嚴重的疾病,例如中東呼吸綜合症及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沙士)

引致2019冠狀病毒病的冠狀病毒以往從未在人類中被發現,此病毒在結構上與沙士冠狀病毒十分相似。2019冠狀病毒病的特徵仍有待了解,相對而言,我們對沙士有較深入的研究。從沙士的經驗來看,2019冠狀病毒病不大可能透過進食傳播。海外各地包括歐洲聯盟、澳洲及新西蘭的食物安全評估機構都持相同觀點。

雖然有初步研究顯示,這種病毒可能存活於一些受感染者的糞便中,但糞口傳播並非這次疫情的主要傳播途徑。目前主要的傳播途徑仍是透過呼吸道飛沫來人傳人。世界衞生組織(世衞)表示,從受感染者的糞便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的風險似乎很低。然而,由於始終存有風險,我們應該經常清潔雙手,特別是如廁後及進食和處理食物前。

一般來說,與冠狀病毒相關的食源性疾病並不常見,但中東呼吸綜合症則屬例外:根據中東通報的個案,有證據顯示,人類可透過飲用未經巴士德消毒的生駱駝奶感染中東呼吸綜合症,然而這又是因為未有徹底煮熟食物而致病的一例。

 

預防食源性人畜共患病的一般食物安全建議

雖然不時都有發現新的病菌,但保持良好的個人及食物衞生,則是無論何時都適用的基本原則,可幫助我們預防染上食源性人畜共患病。世衞提倡遵循下列 五個簡單而有效的要點 ,藉以預防食源性疾病:

  1. 精明選擇(選擇安全的原材料)
  2. 保持清潔(保持雙手及用具清潔)
  3. 生熟分開(分開生熟食物)
  4. 煮熟食物(徹底煮熟食物)
  5. 安全溫度(把食物存放於安全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