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焦點橫額

回到主頁下一篇文章

食物安全焦點(二零一二年二月第六十七期) - 焦點個案

牛奶中的黃曲霉毒素

食物安全中心
風險評估組
科學主任游天頌先生報告

內地當局於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公告,某內地著名牌子的盒裝牛奶驗出黃曲霉毒素M1超標,含量為每千克1.2微克,事件隨即引起傳媒及公眾廣泛關注。食物安全中心在報道當天,通過每天食物事故監察系統得悉事件後,進行了連串評估和調查工作。本文為大家報告最新情況。

黃曲霉毒素對人類健康有害

黃曲霉毒素是由黃曲霉菌屬(Aspergillus)的三種真菌(A.flavusA.parasiticusA.nomius)產生的一組毒素。在目前已知約20種黃曲霉毒素中,農作物最常受黃曲霉毒素B1污染,其次是B2、G1及G2。當乳牛、綿羊、山羊或其他反芻動物吃了受黃曲霉毒素B1和B2污染的飼料後,毒素經動物肝臟的代謝過程,轉化為黃曲霉毒素M1和M2,隨乳汁分泌出來。換言之,人類吃了受污染的牛奶和其他食物,也會攝入這些毒素。

黃曲霉毒素會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在各類黃曲霉毒素中,以黃曲霉毒素B1的毒性最強,可引致動物出現急性肝臟受損及肝硬化。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把天然存在的黃曲霉毒素(包括黃曲霉毒素B1)列為令人類患癌的物質(第1組),而致癌性約為黃曲霉毒素B1十分之一的黃曲霉毒素M1則被列為或可能令人類患癌的物質(第2B組)。黃曲霉毒素與肝癌的關係可能受其他因素影響,如其他肝臟致癌物質包括乙型肝炎病毒等。

(照片显示一只小乳牛正在吃干草。)当乳牛吃了受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饲料后,部分B1会经过体内的代谢作用,被转化为黄曲霉毒素M1,随牛奶分泌出来。
當乳牛吃了受黃曲霉毒素B1污染的飼料後,部分B1會經過體內的代謝作用,被轉化為黃曲霉毒素M1,隨牛奶分泌出來。

透過源頭管制減少攝入黃曲霉毒素

黃曲霉毒素一旦產生,在很多食物中都呈穩定狀態,普通的烹煮方法如煮沸、壓力烹調(高壓消毒處理)以及巴士德消毒法都未能徹底消滅黃曲霉毒素。因此,源頭管制是最有效對付黃曲霉毒素的方法。

產生黃曲霉毒素的霉菌多見於世界上較溫暖的地方,因此多種熱帶或亞熱帶地區出產的農作物均受影響,其中以花生、玉米和棉籽最常受到污染。田地裏的農作物受黃曲霉毒素污染,最常見的原因是遭遇大旱,因為乾旱的氣候令植物較易受黃曲霉侵染。另一方面,農作物在收成後貯存時,若遲遲未烘乾,或濕度超過一定的臨界值時,也會受到污染。另外,若貯存期間遇鼠害蟲蛀,也會令某些農作物容易受霉菌感染。如有需要,有些物理方法,例如漂洗、剔除發霉的產品、碾磨穀物和發酵等均可減少霉菌毒素的分量,達到可供食用的水平。

牛奶是人類食物鏈中主要的黃曲霉毒素來源之一。雖然黃曲霉毒素M1和B1可以同時在牛奶中存在,但前者的含量是後者的十倍。考慮到食用量及易受影響的人口等因素,從公眾健康的角度來說,經牛奶攝入黃曲霉毒素M1一向比攝入其他黃曲霉毒素更受關注。

注意要點:

  1. 產生黃曲霉毒素的霉菌通常生長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2. 農作物於收成期前後均有可能受黃曲霉毒素污染。
  3. 黃曲霉毒素是致癌物質。

本港的規管情況

在本港,食物安全中心定期監察牛奶中的黃曲霉毒素。由二零零九年至二零一一年期間,中心一共抽取了129個牛奶樣本作黃曲霉毒素檢測,其中 16個樣本驗出黃曲霉毒素M1,但含量介乎每千克0.01微克至0.22微克之間,全部低於有關的本地及食品法典委員會(與內地標準一致)的標準。

另外,為跟進前文所述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的食物事故,中心分別聯絡了國家質檢總局及有關的本地分銷商了解事件。中心也在本港抽取涉及品牌的牛奶樣本進行黃曲霉毒素檢測,結果符合本地及食品法典委員會的標準。我們其後得悉,該品牌輸港的奶類製品並非來自受影響地區。

給市民的建議

給業界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