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焦点横额

回到主页下一篇文章

食物安全焦点(二零二二年三月第一百八十八期) - 文章一

二零二一年食物事故回顾

食物安全中心风险管理组
李予晴医生报告

随着食物贸易全球化,在香港以外发生的食物事故也可能对本港的食物安全构成潜在影响。为了主动监察和应对香港以外地区的食物事故,食物安全中心(食安中心)设有食物事故监测系统。食安中心亦与其他食物安全当局保持紧密合作,以便发生食物事故时迅速交换资料和采取必要的跟进措施。食安中心加入了国际上的食物安全网络,例如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管理的国际食品安全当局网络,并会接获欧洲联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的通报。食安中心迅速应对食物事故,并制订风险管理策略,以保障公众健康。

二零二一年的食物事故

二零二一年,食安中心透过食物事故监测系统共监察到大约2200宗食物事故,当中包括约380宗因未有标示致敏物而引致的食物事故。食安中心研究这些事故对本港市民的潜在影响,并评估相关风险。为了确定有关食品是否在本地有售,食安中心会检查进口记录,与海外有关当局沟通和查询受影响产品出口到香港的记录,以及联络本地业界以追查是否有售。同时,食安中心可能会发出食物事故报表通知市民,并提供建议予可能持有受影响食品的人士。 

当发现有关产品在本港市面有售,食安中心会因应情况指令业界停售、下架和回收受影响产品。食安中心会提醒消费者及业界注意食物事故,并透过新闻公报、业界警报及食物/致敏物警报等公告提供相关的食物安全建议,以忠告消费者及业界不要食用或出售/使用受影响食品。

 二零二一年,食安中心共发出196则食物事故报表、21则新闻公报、23则业界警报及17则食物警报/致敏物警报,涉及化学物危害(例如金属污染物、毒素、未有标示致敏物)、微生物危害(例如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物理危害(例如异物),以及其他问题(例如保质期标示不当)。半数以上的事故与化学物危害有关(图1)。

图1:发出公告的食物事故类型

食物事故风险管理

下列澳洲Coffin Bay出产的生蠔怀疑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例子说明食安中心如何透过食物事故监测系统得以迅速侦察和处理食物事故,以减少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二零二一年十一月中,食安中心透过食物事故监测系统得悉澳洲新西兰食品标准管理局发出通告,指产自澳洲Coffin Bay的Pacific生蠔因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而需要进行回收。 

根据澳洲新西兰食品标准管理局的资料,在二零二一年年底,澳洲全国各地爆发与食用南澳洲Coffin Bay的Pacific生蠔有关的副溶血性弧菌感染个案。截至二零二一年十二月初,澳洲正在调查的副溶血性弧菌感染个案共有200多宗。当中,发现涉及进食蠔只并已完成追溯调查的个案,与Coffin Bay出产的蠔有关连。 

食安中心在得悉事故后,随即与澳洲当局联系以作跟进,并联络本地主要进口商及零售商以追查是否有售有关蠔只。食安中心亦发出了食物事故报表,通知消费者有关事故。 

食安中心其后透过国际食品安全当局网络接获澳洲当局通报,Coffin Bay出产的Pacific生蠔须进行回收。根据澳洲当局所提供的资料,五个进口商曾进口有关产品到香港。 

食安中心随即联络有关的进口商,确定他们曾进口和在本港出售受影响产品。鉴于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潜在风险,以及受影响生蠔为即食产品,食安中心指令有关进口商停售、下架和回收受影响产品。此外,食安中心指示业界暂停Coffin Bay出产的即食生蠔进口和在本港出售。食安中心亦发出新闻公报及业界警报,分别通知市民及业界。食安中心还加强抽检来自不同产地的即食生蠔,结果并无验出副溶血性弧菌。 

本港并无因是次事故而导致的食物中毒报告。食安中心继续与澳洲规管当局联系,并就事故作出跟进。

结语

食安中心致力透过及早侦察和采取行动,迅速应对食物事故,以保障公众健康。透过食物事故监测系统,食安中心侦察食物事故,并迅速实施风险管理措施,从而减轻事故对本港市民的潜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