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焦點橫額

To the main page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

食物安全焦點(二零二四年四月第二百一十三期)- 文章二

認識超加工食品與相關的健康飲食方法

食物安全中心風險評估組
營養科主任梁喜媚女士報告

超加工食品是備受營養學家及醫護人員熱議的話題。本文將簡述此名詞的由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如何在出版物中應用此名詞,以及市民應如何因應有關資訊建立健康飲食習慣。

此名詞因何出現,又如何在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刊物中引用

「超加工食品」一詞最早來自巴西聖保羅大學研究人員在2009年撰寫的一份學術研究報告。他們推出NOVA分類,即一種根據食品加工程度將食品分類的分類方法,旨在對食品加工及其對健康的影響加深認識,因為營養素被認為不足以反映食品加工對健康的影響。現時,糧農組織的刊物把食品分為四類。

某些衞生機構及組織有什麼觀點?

糧農組織的刊物檢視了有關超加工食品的研究,指出其營養品質與非傳染病存在關聯,其中包括高含量的游離或添加糖、飽和及反式脂肪、鈉和能量密度,以及低蛋白質、纖維和鉀含量。一些國際組織,如美國國立衞生研究院、世界衞生組織轄下的泛美衞生組織及期刊《刺針》等,都強調超加工食品對健康有不良影響,有的組織甚至視之為肥胖的成因之一。有關組織建議從膳食中減少或剔除這些食品,轉而選擇進食未加工、營養豐富的食品。

此外,2024年2月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新近進行的大型研究發現,進食較大量超加工食品會增加多種健康問題(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焦慮及死亡)的風險。然而,研究人員承認是次研究有其局限,諸如針對不健康飲食習慣等干擾影響的調整尚未被考慮。再者,需進行更多研究,才能有助了解超加工食品如何影響健康。


圖2:超加工食品的常見示例,如碳酸飲品、薯片、曲奇、即食麵及冷藏薄餅

市民應如何看待這種食品分類

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應保持健康均衡的飲食,根據健康飲食金字塔的建議,適量及多元化進食各類食物,而不是完全避免進食超加工食品。保持健康均衡的飲食,較為重要的是考慮食物的營養價值而非單單考慮食品加工程度。事實上,現時衞生署推廣的健康飲食原則之一,就是減少進食高油、鹽、糖,以及經醃製和加工的食品。以下是一些簡單又健康的飲食建議,展示如何實踐這項原則:

  1. 飲用清水、加入一片新鮮水果(如檸檬、橙)浸泡的水或清茶來代替碳酸飲品。
  2. 以不加鹽及不經油炸的果仁和種子及水果(如新鮮蘋果切片、不添加糖的杏脯乾)為小食,而非薯片和曲奇。
  3. 在家配製健康膳食。例如,加入新鮮或冷藏蔬菜及鮮肉或魚塊一起烹煮非油炸湯麵,而不是午餐肉或香腸即食麵。

儘管由於分類含糊而難以根據NOVA對食品進行分類,閱讀營養標籤仍可達到限制攝入此食品類別中高脂肪、高鹽及高糖食品的效果。因此,宜養成善用營養標籤來選擇合適的預先包裝食物的習慣,例如選擇糖和鹽含量較低的食物。需要個人化健康建議的人士,請諮詢營養師及醫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