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 险 评 估 研 究
四 十 六 号 报 告 书

微生物危害评估

本港含有或面层加上固体配料的
非预先包装饮品的微生物质素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食物环境卫生署
食物安全中心
二零一一年九月

本报告书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发表。未经食物安全中心书面许可,不得翻印、审订或摘录或于其他刊物或研究着作转载本报告书的全部或部分研究资料。若转载本报告书其他部分的内容,须注明出处。

通讯处︰
香港金钟道66号
金钟道政府合署43楼
食物环境卫生署
食物安全中心
风险评估组
电子邮箱︰enquiries@fehd.gov.hk

目录

目录
摘要
目的
引言
研究范围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及建议
参考资料

风险评估研究
第四十六号报告书

本港含有或面层加上固体配料的
非预先包装饮品的微生物质素

摘要

这项研究旨在探讨一些在零售点售卖含有或面层加上固体配料的非预先包装冻饮的微生物质素,研究结果同时指出本港非预先包装饮品的潜在微生物风险。

2010年7月至10月中期间,食物安全中心(下称"中心")从不同零售点取得合共198个非预先包装饮品样本,交由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根据五个微生物参数,即需氧菌落计数、大肠杆菌含量、沙门氏菌类含量、金黄葡萄球菌含量和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含量,进行化验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在198个非预先包装饮品样本中,148个(74.7%)的微生物质素为A级,35个(17.7%)B级,15个(7.6%)C级,并没有样本的微生物质素为D级(不可接受)。所有微生物质素为C级的样本,都是因需氧菌落计数超过限值。需氧菌落计数评估只适用于145个非预先包装饮品样本;结果显示,其中15个样本的需氧菌落计数超过限值(含量超过或相等于每克105个菌落形成单位)。根据进一步分析,含有奶类配料或红∕绿豆的饮品样本出现需氧菌落计数超过限值的情况较多,相信可能是预制配料长时间在室温贮存,导致样本的微生物质素未能令人满意。

结论

大部分(92.4%)在本地零售点购买的非预先包装饮品,微生物质素A级或B级,并没有样本的微生物质素为D级。在这项研究中,所有微生物质素为C级(微生物质素需要改善)的样本,都是因为需氧菌落计数超过限值。可能是预制或即食配料长时间贮存在危险温度范围内(摄氏4至60度),导致样本的微生物质素为C级。业界应注意这项研究的结果,并避免预制或即食配料长时间在室温贮存。

给市民的建议

给业界的建议

本港含有或面层加上固体配料的
非预先包装饮品的微生物质素

目的

这项研究旨在探讨一些在本港零售点售卖含有或面层加上固体配料的非预先包装冻饮的微生物质素,研究结果同时指出本港非预先包装饮品的潜在微生物风险。

引言

2. 本港市面出售的饮品种类繁多。近年,外卖饮品店越来越多,售卖非预先包装饮品。这类饮品有的含有或面层加上各种固体配料,例如木薯粉圆(俗称"珍珠")、啫喱、芦荟、水果和红豆。饮品通常供即时饮用,而且并非以密封瓶罐盛载。这类饮品虽然称为非预先包装饮品,但有些会有塑胶杯盖或以热压胶膜封口。此外,有不少非预先包装饮品是冻饮,因此在夏天尤其受消费者欢迎。

3. 然而,非预先包装饮品的微生物质素参差。这类饮品的配料可能预先制备,并经人手处理。饮品在可供饮用前,才加入各种配料调制。饮品配料如处理过程不合卫生,或会受到污染;若贮存不当,则微生物可能会大量滋生。再者,有些非预先包装饮品会加入未经烹煮的配料,如新鲜水果或果汁等。这些配料易受环境污染,而且在切开和去皮等处理过程中,也会受到污染。 1

4. 冻饮的微生物风险较热饮为高。热饮通常以沸水调制,高温可减少微生物危害,但冷冻饮品则未必需要加入沸水调制。此外,热饮多是即点即调,而冻奶茶等冻饮则可能预先调制,冷却后才供饮用。

5. 2009年,媒体曾抽取一些本港市面出售的台式冻饮进行微生物测试,结果显示部分饮品的微生物质素欠佳,总含菌量或大肠杆菌含量超过限值。不过,当时并非参照食物安全中心(下称"中心")发出的《即食食品微生物含量指引》,诠释测试结果,而是以台湾的包装饮料类卫生标准作比较。 2

6. 在本港,当局根据持牌条件监控调配分售机出售的汽水和新鲜果汁等非瓶装饮料的微生物质素。至于其他冷冻饮品,如红豆冰和冻珍珠奶茶等,由于饮品性质各异,故不受有关持牌条件规管。虽然当局进行恒常监察时亦有抽验非预先包装饮品,但检测的样本数量或不及非瓶装饮料多。

7. 为全面了解本港市面出售的非预先包装冻饮的微生物质素,特别是含有或面层加上固体配料的非预先包装冻饮的微生物质素,中心进行了一项风险评估研究。

研究范围

8. 市面出售的非预先包装冻饮种类繁多,这项研究只集中探讨含有或面层加上固体配料的非预先包装饮品的微生物质素。这类饮品的配料可能预先制备,微生物质素参差,所以,饮品的微生物风险或会较高。这类饮品大多以奶茶或新鲜果汁∕果味水等液体调制,然后按消费者的要求加入固体配料或面层配料。中心收集到的饮品样本可分为以下三类:

  1. 奶类:含有奶类和忌廉等奶类成分的非预先包装饮品。
  2. 水果∕果味类:含有水果∕果味成分的非预先包装饮品。
    1. 含有新鲜水果或蔬菜配料的非预先包装饮品(属食物类别5,即需氧菌落计数评估并不适用的类别)。
    2. 含有果味配料或加工处理水果的非预先包装饮品。
  3. 其他:不含水果∕果味配料或奶类制品的非预先包装饮品,但包括含有奶精的非预先包装饮品。

9. 另一方面,这项研究并不包括下列饮品:(1)根据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环署)签发的非瓶装饮品许可证准许售卖的饮品,例如以调配分售机售卖的饮品;(2)属冰冻甜点类的饮品,例如雪葩和沙冰饮料;以及(3)微生物风险较低的饮品,例如热饮和含有乳酪的饮品。上述(1)和(2)类饮品已纳入恒常食物监察计划,并根据有关持牌条件和规例订明的微生物含量准则进行检测,因此并不包括在这项研究的范围内。

研究方法

抽取样本

10. 抽样工作在2010年7月至10月中进行。

11. 中心从以下各类食物业处所收集了合共198个非预先包装饮品样本 :

12. 中心主要从茶餐厅∕普通食肆和外卖饮品店抽取样本,因为这些店铺一般提供含有各种配料或面层配料的饮品。由于某些目标样本在快餐店和小食食肆等其他店铺亦有出售,因此中心也从这些店铺抽取样本。表1按地区列出从各类食物业处所抽取样本的分布情况。

表1不同地区的样本分布情况

地区 抽取样本数目 地区总数
快餐店 小食食肆 茶餐厅∕
普通食肆
外卖饮品店
香港 5 6 34 21 66
九龙 3 11 25 27 66
新界 1 5 34 26 66
合计 9 22 93 74 198

13. 卫生督察抽取饮品样本时,须记录饮品的主要配料和温度。负责抽取样本的卫生督察尽量根据下列准则, 选择抽样的食物业处所:

  1. 在同一地区内的分区抽取样本;
  2. 避免在同一零售连锁店的不同销售点抽取样本;以及
  3. 避免在同一销售点抽取超过一个样本。

化验分析

14. 所有样本在抽取后4小时内全部送交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而且运送期间保存在摄氏4度或以下。中心根据非预先包装饮品的需氧菌落计数、大肠杆菌含量、在25克(毫升)饮品样本内是否含有沙门氏菌类、金黄葡萄球菌含量和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含量,衡量饮品的微生物质素。

15. 需氧菌落计数指细菌数目,包括在大多数食品中天然存在的细菌,以及因污染而存在的细菌。食物温度控制不当,细菌数目会随时间大幅增加。这项研究以需氧菌落计数作为分析非预先包装饮品质素的指标。新鲜蔬果的需氧菌落计数会较高,因此这个准则不适用于含有新鲜水果或蔬菜配料(例如切片芒果)的非预先包装饮品,但却适用于含有罐头水果和加工处理水果的非预先包装饮品样本,因为水果经加工处理后含菌量较新鲜水果为低。

16. 大肠杆菌是常用的指示微生物,其含量反映食物的卫生情况。一般而言,食物含有大肠杆菌,表示食物直接或间接受到粪便污染。食物的大肠杆菌含量高,显示食物的处理过程不洁,而且贮存不当。

17. 沙门氏菌类、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属致病细菌,可引致食物中毒。非瓶装饮料含这些致病细菌的限量已列入有关牌照的持牌条件。这项研究以这些致病细菌作为准则,评估非预先包装饮品是否安全。

18. 化验人员分别按照英国卫生防护局出版的国家标准方法F11第一版、F14第二版和F13第一版,点算样本的需氧菌落计数(在摄氏30度以螺旋平板法进行检测),测定样本的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含量,以及检测样本是否含有沙门氏菌类。至于金黄葡萄球菌含量,则采用美国公职分析化学工作者协会公定分析方法2003.11点算。如样本的金黄葡萄球菌含量超标,则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6888-2:1999的方法重新点算,复核计数。 3

结果分析

19. 中心的风险评估组负责分析非预先包装饮品样本的微生物质素测试结果,并根据表2所列的准则,评估样本的微生物质素。有关准则节录自中心出版的《即食食品微生物含量指引》。 4

表2这项研究采用的微生物含量准则

微生物参数 微生物质素
每克食物样本的菌落形成单位(另有订明者除外)
满意
(A级)
可接受
(B级)
不满意
(C级)
不可接受
(D级)
需氧菌落计数 † <104 104 - <105 ≥105 不适用
大肠杆菌含量
(总数)
<20 20 - <100 ≥100 不适用
沙门氏菌类 在25克
食物样本内没有发现
不适用 不适用 在25克
食物样本内发现
金黄葡萄球菌 <20 20 - <100 100 - <104 ≥104
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 <20 20 - <100 100 - <104 ≥104

† 需氧菌落计数评估适用于属食物类别2的非预先包装饮品,但含有" 水果及蔬菜(新鲜)"的非预先包装饮品属食物类别5,即需氧菌落计数评估并不适用。

结果

微生物质素的整体测试结果

20. 非预先包装饮品微生物质素的整体测试结果载于表3。在145个需氧菌落计数评估适用的非预先包装饮品样本中,有130个(89.7%)的需氧菌落计数少于每克105个菌落形成单位。全部样本都检测不到沙门氏菌类。所有非预先包装饮品样本(包括53个含有新鲜水果配料的样本)的大肠杆菌及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含量,均少于每克20个菌落形成单位。除了一个菠萝宾治样本外,所有样本的金黄葡萄球菌含量均少于每克20个菌落形成单位。该菠萝宾治样本的金黄葡萄球菌含量为每克30个菌落形成单位,微生物质素仍在可接受水平。

表3非预先包装饮品的微生物质素测试结果(样本数目=198个)

准则 微生物质素测试结果
在25克食物样本内 每克食物样本的菌落形成单位
发现 没有发现 <20 20-
<102
102-
<103
103-
<104
10 4-
<105
105-
<106
≥106
需氧菌落计数
(适用于145个样本)
   

65

30 35 11 4
大肠杆菌含量
(总数)
    198 0 0 0 0 0 0
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     198 0 0 0 0 0 0
金黄葡萄球菌     197 1 0 0 0 0 0
沙门氏菌类 0 198              

21. 把非预先包装饮品样本的微生物质素与《即食食品微生物含量指引》订定的微生物含量限值(表2)作比较,发现74.7%样本的微生物质素为A级、17.7%B级、7.6%C级,并没有样本的微生物质素为D级(表4)。所有微生物质素为C级(微生物质素需要改善)的样本,都是因需氧菌落计数超过限值。

表4按中心发出的《即食食品微生物含量指引》所订分级方法列出不同微生物质素级别的非预先包装饮品样本数目

  满意
(A级)
可接受
(B级)
不满意
(C级)
不可接受
(D级)
需氧菌落计数
(适用于145
个样本)
95 35 15 不适用
大肠杆菌含量 198 0 0 不适用
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 198 0 0 0
金黄葡萄球菌 197 1 0 0
沙门氏菌类 198 0 0 0
总计 148
(74.7%)
35
(17.7%)
15†
(7.6%)
0
(0%)

† 样本分别来自小食食肆(1个)、茶餐厅∕普通食肆(8个)及外卖饮品店 (6个)。

需氧菌落计数分析结果

22. 需氧菌落计数评估适用的非预先包装饮品样本中,约有10%的需氧菌落计数超过限值。中心相信,售卖饮品的店铺和饮品配料会影响饮品的卫生情况,于是进一步比较取自不同店铺或含有不同配料的饮品样本的需氧菌落计数。

这项研究涵盖的各类食物业处所及非预先包装饮品

23. 表5和表6分别比较取自各类食物业处所和含有不同配料的非预先包装饮品的需氧菌落计数。以茶餐厅∕普通食肆和外卖饮品店来说,需氧菌落计数超过限值的样本数目差别不大。从快餐店和小食食肆取得的样本数目较少,当中只有1个验出需氧菌落计数超过限值。至于含有不同配料的非预先包装饮品,"(a)奶类"饮品样本需氧菌落计数超过限值的数目较其他类别饮品为多。

表5各类食物业处所的非预先包装饮品的需氧菌落计数(样本数目=145个)

食物业处所类别 需氧菌落计数
(每克食物样本的菌落形成单位)
检测结果为
C级的样本
[需氧菌落计数 ≥105](%)
<103 103-
<104
104-
<105
105-
<106
≥106
快餐店 4 1 3 0 0 0/8(0)
小食食肆 4 5 5 1 0 1/15
(6.7)
茶餐厅∕
普通食肆
35 10 9 5 3 8/62
(12.9)
外卖饮品店 22 14 18 5 1 6/60
(10)

表6各类非预先包装饮品的需氧菌落计数(样本数目=145个)

样本类别 需氧菌落计数
( 每克食物样本的菌落形成单位 )
检测结果为
C级的样本
[需氧菌落计数≥105] (%)
<103 103-
<104
104-
<105
105-
<106
≥106
(a) 奶类 28 10 20 9 2 11/69 (15.2)
(b) 水果或果味类 † 27 14 12 1 1 2/55(3.6)
(c) 其他 10 6 3 1 1 2/21(4.8)

† 不含新鲜水果或蔬菜配料

不同的固体配料

24. 如表7所示,微生物质素为C级的非预先包装饮品样本包括以热水或冷水调制的饮品,当中有不少含有珍珠及∕或红∕绿豆等固体配料。加入这两种配料的非预先包装饮品样本的需氧菌落计数分布情况,载于表8。根据表8的比较资料,含有红∕绿豆的非预先包装饮品样本,需氧菌落计数评估结果并不满意的比率较高,约三分之一的样本微生物质素为C级。

表7微生物质素为C级的非预先包装饮品样本的需氧菌落计数

  食物业处所 购买的饮品 以热水或
冷水调制
固体配料 需氧菌落计数
(每克食物样本的菌落形成单位)
1 茶餐厅∕
普通食肆
冻红豆奶茶 热水 红豆 >106
2 茶餐厅∕
普通食肆
冻珍珠奶茶 热水 珍珠 110 000
3 茶餐厅∕
普通食肆
冻茉香珍珠奶茶 热水 珍珠 290 000
4 茶餐厅∕
普通食肆
冻红豆綠茶 热水 红豆 460 000
5 外卖饮品店 冻黒糖珍珠奶茶 热水 珍珠 110 000
6 外卖饮品店 冻茉香珍珠奶茶 热水 珍珠 200 000
7 小食食肆 冻鸳鸯珍珠 热水 珍珠 250 000
8 外卖饮品店 冻红豆奶茶 冷水 红豆 470 000
9 茶餐厅∕
普通食肆
三色冰 冷水 绿豆、红豆和啫喱 110 000
10 外卖饮品店 冻黑糖珍珠奶茶 冷水 珍珠 110 000
11 茶餐厅∕
普通食肆
冻绿豆奶茶 热水 绿豆 >106
12 外卖饮品店 冻珍珠奶茶 冷水 珍珠 180 000
13 茶餐厅∕
普通食肆
红豆冰 冷水 红豆 >106
14 茶餐厅∕
普通食肆
冻红豆奶茶 热水 红豆 150 000
15 外卖饮品店 冻芒果綠茶
(加啫喱)
冷水 啫喱 >106

表8含有珍珠和红∕绿豆的非预先包装饮品的需氧菌落计数(样本数目=145个)

固体配料 需氧菌落计数
( 每克食物样本的菌落形成单位 )
检测结果为C级的样本[需氧菌落计数≥105] (%)
<103 103-
<104
104-
<105
105-
<106
≥106
珍珠 28 11 17 7 0 7∕63 (11.1)
红∕绿豆 9 4 3 4 3 7∕23 (30.4)

25. 比较含有或不含珍珠或红∕绿豆的非预先包装饮品的不满意率(即 C级),发现含有红∕绿豆而微生物质素为C级的样本,数目较不含红∕绿豆的为多;含有固体配料珍珠的非预先包装饮品样本,不满意率则与不含珍珠的相若。(表9)

表9比较含有或不含珍珠和红∕绿豆的非预先包装饮品进行需氧菌落计数评估所得结果的不满意率(C级)(样本数目=145个)

固体配料 评估结果为C级的样本
[需氧菌落计数≥105](%)
含有有关配料 不含有关配料
珍珠 7∕63(11.1) 8∕82(9.8)
红∕绿豆 7∕23(30.4) 8∕122(6.6)

温度

26. 所有非预先包装饮品样本在抽样时的温度均低于摄氏7度。

讨论

27. 这项研究显示,在零售点购买的非预先包装饮品样本,大部分(92.4%)的微生物质素为A级或B级,而且并没有样本的微生物质素是D级。根据研究所得,没有样本是会危害食用人士的健康,但当中有7.6%的微生物质素为C级,需氧菌落计数超过限值。饮品的需氧菌落计数偏高并非表示饮品会对公众健康构成即时风险,但可反映饮品的卫生情况欠佳,须予改善。

28. 近年,售卖这类非预先包装饮品(一般称为"台式饮品")的外卖店越来越多。有不少外卖饮品店在有限的空间调制非预先包装饮品,其中一些还同时供应外卖小食。由于空间有限,外卖店或须在同一地方配制生和熟的配料∕小食,可能会出现微生物交叉污染的情况。另一方面,非预先包装饮品可加入不同的固体配料或面层配料。这些配料配制方法不同,例如有些需要烹煮,有些只须用生的配料调制,有些则是以生和熟的配料混合而成。基于这个原因,非预先包装饮品的微生物质素参差。这项研究发现一些非预先包装饮品样本有卫生问题,所以进一步比较样本的需氧菌落计数,以找出食物处理人员须注意的潜在风险因素。

29. 非预先包装饮品配料的卫生状况或会影响饮品样本的微生物质素。这项研究发现,大部分非预先包装饮品的微生物质素为A级或B级。含有奶类成分或红∕绿豆的非预先包装饮品样本,需氧菌落计数超过限值的数目较多,微生物质素未能令人满意。这些配料长时间贮存在危险温度范围内(摄氏4至60度),相信会令细菌数量增加,导致需氧菌落计数较高。

30. 各种加工奶类,如奶粉、经消毒的奶类,均可用来调制奶茶。奶粉不含水分,一般不利于微生物繁殖。至于液态奶类,《奶业规例》(第132AQ章)对奶类及奶类饮品订有不同的微生物标准,视乎热处理方法而定。经巴士德消毒的奶类,总含菌量应为每毫升不多于30 000个细菌,而且在0.1毫升样本内没有发现大肠菌羣。至于经消毒的奶类,则菌落计数应少于10个。中心抽验了不同的奶类样本,发现不合标准的样本少之又少。因此,以加工奶类调制的非预先包装饮品样本如需氧菌落计数超过限值,可能是热处理的奶类开封后或奶茶调制后长时间在不适当的温度贮存所致。

31. 这项研究抽取的样本加入不同固体配料,当中不少含有红∕绿豆的样本卫生情况未能令人满意。红∕绿豆须预先煮熟,而且有罐装豆可用,微生物数量应较少。不过,红∕绿豆如烹煮后冷却时间过长,又或用上数天,其间可能存放温度不当,微生物会大量繁殖,影响食品的微生物质素。另一方面,珍珠同样是预制配料,但可能通常每天新鲜制备,所以没有出现上述情况。

32. 大部分致病细菌均可在摄氏4至60度的温度范围内迅速生长和繁殖,冷藏可减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速度。不过,腐败细菌可在低温下生长,食物在雪柜贮存过久,腐败细菌会大量繁殖。5 腐败细菌可以令食物腐坏,发出异味或变味,影响食物质素。腐败细菌通常不会致病,但进食含有大量腐败细菌的食物会肠胃不适。因此,非预先包装饮品的预制配料即使放入雪柜,也不应贮存过久;预先包装或罐头配料开封后冷藏,应按同一原则处理。

33. 这项研究抽取的非预先包装饮品样本,有些含有水果配料。罐头水果或醃制水果一般经过加工处理,微生物风险应较低,但配料从包装取出后处理或贮存不当则不然。另一方面,有些非预先包装饮品样本以未经烹煮的水果配制。水果在种植、收割、加工处理、分销、零售和最后配制的过程中都有机会受到污染,风险或会较高。然而,以含有未经烹煮水果配料的非预先包装饮品来说,并没有样本的微生物质素不合格。这点与我们早前研究所得,在各零售点抽取的预先切开水果样本的微生物质素全都令人满意,两者互相吻合。 6

34. 所有非预先包装饮品样本均为摄氏7度以下的冻饮,饮品通常加入冰粒,以保持低温。虽然这项研究没有抽取非预先包装饮品的冰粒样本,但中心早前从本港的制冰厂及零售点取得食用冰样本进行测试。 7 测试结果显示,在零售点抽取并由制冰厂生产的包装冰样本,大肠菌羣含量及需氧菌落计数的菌落形成单位,较从制冰厂直接取得的包装冰样本为多,原因可能是载冰袋的表面在运送及贮存过程中受到污染,载冰袋打开或倒出冰粒时,或会污染冰粒。制造非预先包装饮品的食物业处所应留意这个潜在的污染源。中心已把食用冰纳入食物监察范围,根据2009年制定的食用冰微生物含量准则,评估收集所得的样本:

  从制冰厂及零售点
取得的冰(
包装冰)
从零售点
取得的冰(
散装冰)
大肠菌羣 每100毫升含0个
菌落形成单位
每100毫升含少于100个
菌落形成单位
埃希氏大肠杆菌 每100毫升含0个
菌落形成单位
每100毫升含0个
菌落形成单位
需氧菌落计数 每毫升含少于500个
菌落形成单位
每毫升含少于1 000
个菌落形成单位

跟进微生物质素未能令人满意的样本

35. 根据这项研究,15个非预先包装饮品样本的微生物货素需要改善(C级)。中心曾就测试结果C级的样本,向有关方面提供卫生建议,并再次抽取样本化验(如可取得的话),有部分饮品其后停售。至于中心随后抽取的样本,则未有发现测试结果C级的情况。

研究的局限

36. 这项研究只抽取了约200个非预先包装饮品样本。市面出售的非预先包装饮品种类繁多,但样本的数目有限,这项研究只涵盖了选定类别的非预先包装饮品。卫生督察须到个别目标处所收集几种指定的非预先包装饮品,但部分目标处所未必有选定的非预先包装饮品供应,因此,各种非预先包装饮品的样本数目分布并不平均。

37. 收集所得样本按照饮品配料及卫生督察取得的资料分类。有一点必须注意,就是不同食物生产商采用的生产程序和配料,或会有所不同。

结论及建议

38. 这项研究显示,从零售点抽取的非预先包装饮品样本,超过90%的微生物质素是A级或B级。所有样本均没有食物安全问题。微生物质素未能令人满意的样本,只与微生物参数中的需氧菌落计数有关;需氧菌落计数评估适用于145个样本,当中15个的微生物质素未能令人满意。这显示有关食物业处所可能卫生情况欠佳,须予改善。微生物质素未能令人满意的样本,约半数含有奶类或红∕绿豆。食物处理人员在处理和贮存非预先包装饮品的配料时,应遵守良好的个人和卫生守则;防止配料煮熟后受到污染和避免预制配料长时间贮存在危险温度范围内(摄氏4至60度)。

39. 中心建议食物业界和市民日常配制和处理非预先包装饮品时,应实践"食物安全五要点":

下文为业界和市民提供一些与非预先包装饮品有关的建议。

给市民的建议

给业界的建议

选购及接收

贮存

配制

烹煮(如适用)

冷却

冷存

个人及环境卫生

参考文件

1. Harris, L. J., J. N. Farber, L. R. Beuchat, M. E. Parish, T. V. Suslow, E. H. Garrett, and F. F. Busta. 2003. Outbreaks Associated with Fresh Produce: Incidence, Growth, and Survival of Pathogens in Fresh and Fresh-Cut Produce. 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 2:79-141.

2. 行政院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 2010 年。《饮料类卫生标准》。网址︰
http://www.fda.gov.tw/people_laws.aspx?peoplelawssn=1150&keyword=&classifysn=62
[ 浏览日期︰ 2011 年 5 月 16 日 ]

3. CHP, 2010. Guide to Requests for Laboratory Testing : 4. Public Health.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chp.gov.hk/files/pdf/grp-specimenhandbook-en-2004122804.pdf
[Accessed 16 May 2011].

4. 食物安全中心, 2007 年。《即食食品微生物含量指引》。香港︰食物安全中心, 2007 年 5 月。网址︰
http://www.cfs.gov.hk/sc_chi/whatsnew/whatsnew_act/files/MBGL_RTE%20food_c.pdf
[ 浏览日期︰ 2011 年 5 月 16 日 ]

5.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2010. Safe Food Handling: Refrigeration and Food Safety.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fsis.usda.gov/factsheets/refrigeration_&_food_safety/index.asp
[Accessed 16 May 2011]

6. 食物安全中心, 2006 年。风险评估研究第二十五号报告书《在零售点出售或供应的预先切开水果的微生物质量》。网址︰
http://www.cfs.gov.hk/sc_chi/programme/programme_rafs/files/RAS25Pre-cut-fruitsc.pdf
[ 浏览日期︰ 2011 年 5 月 16 日 ]

7. 食物安全中心, 2005 年。风险评估研究第二十一号报告书《香港制冰厂和零售点的食用冰的微生物含量》。网址︰
http://www.cfs.gov.hk/sc_chi/programme/programme_rafs/files/edible_ice_rac.pdf
[ 浏览日期︰ 2011 年 5 月 16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