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節錄自消費者委員會第508月刊(2019年2月)(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本中心謹向消費者委員會致謝。

流行茶類飲品—5款糖分超一日上限!

台式飲品一直備受追捧,這種調製茶類飲品有多種口味,最受歡迎的莫過於珍珠奶茶,而抹茶拿鐵、芋香奶茶、芝士奶蓋、蜂蜜綠茶及百香果紅茶亦各有捧場客。然而,不少調製茶類飲品暗藏高糖危機。本會與食物安全中心合作,測試了8種調製茶類飲品的糖含量和能量值(又稱卡路里),發現5款飲品飲一杯所攝入的糖含量已超過每日游離糖攝入量上限!

攝入過多能量增加肥胖風險

根據生署2014至2015年度人口健康調查,有50%介乎15至84歲的人士屬超重和肥胖(體重指數BMI23)。於2016/17學年,每100個香港中小學生當中,約18個屬超重,另有約20個屬肥胖。攝入過剩能量(即卡路里)並且日常生活缺乏運動,是超重和患上肥胖症的重要原因。肥胖症更會增加患上高血壓、心臟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人體需要能量運作,每人的能量需要視乎年齡、性別、體重及活動量而有分別。

游離糖的建議攝入限量

糖可為身體提供能量〔1克糖提供4千卡(kilocalories)能量〕,但進食過多糖會令人攝入過剩能量,也增加蛀牙的機會。糖可天然存在或添加於食物和飲品中。根據世界生組織(世)的資料,所有由製造商、廚師和消費者在食物添加的單糖(例如葡萄糖)和雙糖(例如蔗糖),以及蜜糖、糖漿、果汁及濃縮果汁中天然含有的糖屬於游離糖。2015年3月,世就成人及兒童的糖攝入量發出指引,強烈建議終身減少游離糖攝入量,以及將成人和兒童的游離糖攝入量降至能量總攝入量的10%以下;以每日從膳食攝入2,000千卡能量的人為例,游離糖的每日攝入量應少於50克;世又建議將游離糖攝入量進一步減至每日能量總攝入量的5%以內,亦即游離糖的每日攝入量少於25克,以減少蛀牙。

根據食物安全中心(下稱「食安中心」)的資料,估計本港成年人的糖總攝入量的32%來自不含酒精飲品,當中包括汽水、茶及蔬果汁/蔬果汁飲品。是次測試的調製茶類飲品的成分可分四部分:(1)主要配料—— 茶;(2)提供該款飲品的必需成分(例如蜜糖、帶有果味的糖漿或濃縮果汁,一些含奶類款式的飲品中必需添加的牛奶、芝士,或代替牛奶所使用的奶精);(3)配料如珍珠;及(4)調節飲品甜度而添加的糖。當中蜜糖、帶有果味的糖漿、濃縮果汁、配料及添加的糖正含有世建議減少攝入的游離糖。因此政府於去年5月公布的《邁向2025:香港非傳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動計劃》亦訂下減糖目標,於2025年或之前制止糖尿病及肥胖問題上升。

研究樣本及測試項目

食安中心在2018年5月至7月從飲品店及食肆購買8種非預先包裝調製茶類飲品,包括珍珠奶茶、芝士奶蓋/奶蓋綠茶、抹茶拿鐵、芋香奶茶、茉莉綠茶、蜂蜜綠茶、芒果綠茶和百香果紅茶,共搜集127款樣本進行化驗。

當中包含該類飲品店舖所提供的「原味」及「不加糖」樣本。「原味」樣本指店舖預設的調製配方,當中設定了配料的分量包括用以調節飲品甜度而添加的糖;而「不加糖」樣本則指店舖提供的走糖(甜)/去糖(甜)的選擇或在購買樣本時要求不添加調節飲品甜度的糖。測試時把每款樣本所取的分量混合,然後檢測「原味」樣本的糖含量和能量值及「不加糖」樣本的糖含量。

此外,亦對珍珠奶茶中的「珍珠」這個受歡迎的配料進行化驗。先將珍珠奶茶(「不加糖」樣本)的液體部分濾走,然後測試剩下珍珠的糖含量和能量值。

食安中心亦在2018年7月從超市及便利店搜集了3種共11款預先包裝茶類飲品的樣本,種類包括茉莉綠茶、蜂蜜綠茶和抹茶拿鐵,檢視其營養標籤資料。

由於飲品店及食肆一般以人手調製飲品,同一種飲品可能因原材料、配方、不同人手、製作過程、分量等因素有別,使每批次或個別成品的糖含量及能量值出現差異,因此測試結果只反映所抽取樣本檢出的糖含量及能量值。

糖含量的參考水平

根據《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每100克/毫升飲品含不超過5克糖,可稱為「低糖」;若含不超過0.5克糖,則可稱為「無糖」。此外,參考生署發出的「學生小食營養指引」,每100毫升飲品的糖分若超過7.5克,會被視為「含高糖分飲品」。下文根據上述規例及指引作分析。

本研究亦透過分析樣本的糖含量數據,評估消費者飲用這些飲品所攝入的游離糖分量。假設樣本含有的所有糖均為游離糖(即由製造商、廚師和消費者在食物添加的單糖和雙糖,以及蜜糖、糖漿、果汁及濃縮果汁中天然含有的糖),然後與世建議一般成人每日游離糖攝入限量(以每日攝取2,000千卡能量計,即少於50克)作比較。

測試結果

「原味」樣本的糖含量

百香果紅茶平均糖含量最高

以「原味」樣本來說,每100克飲品的平均糖含量為5.4克(見表一)。8種調製茶類飲品中,以百香果紅茶的平均糖含量最高,平均每100克含7.1克糖。當中有4款樣本可視為「含高糖分飲品」。糖含量最高的百香果紅茶樣本來自「台北茶坊」(#9),檢出每100克含11克糖(見表二),是本研究糖含量最高的其中一款樣本。同種類樣本中有2個屬於「低糖」,當中糖含量最少的樣本來自「米拉」(#1)每100克只有4.7克糖。最高和最低相差6.3克糖,即1.3倍。

茉莉綠茶、蜂蜜綠茶、芒果綠茶

糖含量亦高於整體樣本平均水平

茉莉綠茶樣本的平均糖含量屬第二高,每100克含6.0克糖;緊隨其後的是蜂蜜綠茶樣本,平均每100克含5.8克糖,而芒果綠茶樣本平均每100克含5.6克糖。這3種樣本的平均糖含量均超過整體樣本的平均水平。

茉莉綠茶糖含量最高的樣本來自「籠町茶番」(#19),檢出每100克含7.7克糖,可視為「含高糖分飲品」。蜂蜜綠茶亦有2款樣本可視為「含高糖分飲品」,分別是每100克含8.5克糖的「101肉燥飯專門店」(#29)樣本和每100克含7.7克糖的「士林台灣麵」(#28)樣本,前者亦是糖含量最高的蜂蜜綠茶樣本。

芒果綠茶糖含量最高的樣本來自「CoCo都可」(#38),檢出每100克含7.6克糖,也可視為「含高糖分飲品」。

這3種樣本中有9款樣本屬於「低糖」,每100克含3.9至5.0克糖,而同種類飲品中糖含量最高的樣本是最低樣本的1.7至2.0倍。

珍珠奶茶糖含量高低差異最大

抹茶拿鐵平均每100克含5.2克糖;當中糖含量最高的樣本來自「籠町茶番」(#48),檢出每100克含11克糖,既是「含高糖分飲品」,亦是本研究糖含量最高的其中一款樣本;另有6款樣本達「低糖」水平。

芋香奶茶樣本平均每100克含5.1克糖,當中來自「茶木台式休閒餐廳」的樣本(#58)也能歸納為「含高糖分飲品」,每100克含10克糖,另有5款樣本則為「低糖」。

抹茶拿鐵和芋香奶茶樣本中糖含量最高的樣本分別是最低樣本的3.7和3.6倍。

珍珠奶茶平均每100克含5.0克糖,10款樣本的糖含量由每100克含1.6至7.3克糖,最高是最低的4.6倍,為樣本中高低差異最大的種類;其中3款樣本屬於「低糖」,糖含量最低的樣本來自「茶湯會」(#59),為本研究「原味」樣本中第二低。

芝士奶蓋/奶蓋綠茶糖含量最低

芝士奶蓋/奶蓋綠茶的平均糖含量是8種樣本中最低的,平均每100克含3.5克糖,有9款樣本為「低糖」。糖含量最低的樣本來自「賞茶」(#69),每100克含1.4克糖,是糖含量最低的「原味」樣本;而糖含量最高的樣本來自「Freshtea」(#78),檢出每100克含5.6克糖;糖含量最高的樣本是最低的4倍。

以上結果顯示8種飲品中,4種以清茶為基底的飲品(百香果紅茶、茉莉綠茶、蜂蜜綠茶和芒果綠茶)比4種加入奶類成分/奶精的茶類飲品(抹茶拿鐵、芋香奶茶、珍珠奶茶和芝士奶蓋/奶蓋綠茶)的糖含量較高。這4種以清茶為基底的飲品的必需成分如蜜糖、帶有果味的糖漿或濃縮果汁的糖含量較高,加上用以調節飲品甜度而添加的糖,全部皆含有游離糖,因此飲用這些飲品會攝入不少游離糖。

糖含量相對較低的其餘4種飲品的成分普遍有茶、用以調節飲品甜度而添加的糖和奶類產品或奶精,而抹茶拿鐵和芋香奶茶可能會加入抹茶粉和香芋粉。這些調製飲品所加入的奶類產品或奶精本身已有味道,而抹茶粉和香芋粉或含有糖分,因此調製此類飲品時,可能會相應調整添加糖的分量。即使這4種含奶類成分/奶精的飲品的糖含量相對較低,但糖含量最高和最低的樣本分別較大,表示有更大空間改良食譜以減低飲品的糖含量。

 

「原味」樣本的游離糖攝入量

5款飲1杯已超每日游離糖攝入限量

為評估消費者飲用這些飲品所攝入的游離糖分量,表三比較每份樣本的糖含量與世建議每日游離糖攝入限量。以「原味」樣本的整體結果來說,飲用1杯(約540克)平均已攝取29克糖,接近每日游離糖攝入限量的6成。從個別種類來看,百香果紅茶每杯的糖含量平均佔每日游離糖攝入限量的73%,是8種飲品中最高的,而芝士奶蓋/奶蓋綠茶每杯的糖含量平均佔每日游離糖攝入限量的比重則最低,但仍佔41%。

以個別「原味」樣本來說,若飲用1杯,共有5款樣本的糖含量超過世建議每日游離糖攝入限量,分別是「籠町茶番」抹茶拿鐵(#48),飲1杯已攝入72克糖,等於一日限量的1.4倍,其餘依次為「清玉」百香果紅茶(#8)(含55克糖)、「101肉燥飯專門店」蜂蜜綠茶(#29)(含51克糖)、「CoCo都可」芒果綠茶(#38)(含51克糖)及「籠町茶番」茉莉綠茶(#19)(含50克糖)。另外,接近6成樣本飲用2杯亦超過每日限量。

珍珠糖含量最高佔每日上限的22%

至於調製茶類飲品的經典— 珍珠奶茶,除了糖和奶精外,當中的珍珠亦是糖分的來源。因此本研究特別檢測「不加糖」的珍珠奶茶樣本中珍珠的糖含量(表四)。結果顯示每100克珍珠的糖含量平均為3.8克,而每份珍珠平均提供6克糖,佔每日游離糖攝入限量的一成二。

以每杯計,每份珍珠佔1杯珍珠奶茶的糖含量由1.1克至11克,相差很遠,「Comebuy」1杯所含珍珠的糖含量最高(11克),等同每日游離糖攝入限量的22%。

整份珍珠奶茶的平均糖含量有超過四分一是來自珍珠這個配料。因此,每次飲用茶類飲品時,選擇一些較低糖的配料,可有效地減少糖的攝入量。

 「不加糖」樣本的糖含量

仍是百香果紅茶平均糖含量最高

在購買「原味」樣本的一些店舖中採購同一種飲品的「不加糖」樣本,檢測其糖含量。「不加糖」樣本每100克的平均糖含量為3.0克,對比相對應的「原味」樣本的平均糖含量5.5克,減少45%(見表五,詳細結果見表六)。

「不加糖」樣本中,百香果紅茶的平均糖含量亦是8種飲品中最高,平均每100克含6.2克糖,對比「原味」」減少17%。蜂蜜綠茶和芒果綠茶的平均糖含量分別是第二及第三高,平均每100克含4.5及4.1克糖,達「低糖」水平;兩者相對「原味」樣本同樣減少25%。

而「不加糖」的芋香奶茶、抹茶拿鐵和珍珠奶茶樣本的平均糖含量相對「原味」則下降約四至五成,減幅較大。它們的平均糖含量也達「低糖」水平,分別為每100克3.4克、2.9克及2.2克。

「不加糖」樣本中,平均糖含量減得最多的是芝士奶蓋/奶蓋綠茶及茉莉綠茶。前者平均每100克含1.3克糖,對比「原味」下降64%;而後者平均每100克含0.053克糖,達「無糖」水平,下降達99%。

「不加糖」樣本的游離糖攝入量

選擇「不加糖」樣本平均可減一半游離糖攝入量

飲用1杯「不加糖」樣本(約510克)平均攝取15克糖,即每日游離糖攝入限量的三成,不過已比「原味」樣本減少接近一半。百香果紅茶每杯的平均糖含量佔每日游離糖攝入限量接近六成,比重仍是8種飲品中最大;茉莉綠茶的比重則最小,只佔0.63%。

以上結果顯示,某些種類的飲品就算選擇「不加糖」,亦未必能大大減少其糖含量及攝入量,例如某些含有蜜糖、濃縮果汁或果味糖漿的飲品。由於這些茶類飲品要維持某程度的口味,只可減低用以調節飲品甜度而添加的糖的分量,所以減低甜度的空間有限,限制了游離糖攝入量的減幅。相對而言,如選擇「不加糖」的芝士奶蓋/奶蓋綠茶及茉莉綠茶,由於糖含量主要來自用以調節飲品甜度而添加的糖,去除這些糖後,其糖含量及攝入量便可大大減少。

有些消費者或會想避免攝入過多的糖分而選擇「不加糖」飲品,測試卻發現「不加糖」的「仙跡岩」百香果紅茶樣本(#92)每100克含超過7.5克糖,可視為「含高糖分飲品」。消費者要留意這些含有蜜糖或果味材料的「不加糖」飲品即使已調低糖含量,糖含量有可能仍不低。

此外,「不加糖」樣本#92每100克的糖含量反較同店舖的「原味」樣本高。在部分其他「不加糖」樣本也出現類似情況。不過在食安中心隨後的跟進中,再沒有發現這個情況。這正反映製作這類由人手配製的飲品,業界要注意質量管理,應透過標準製作程序,以確保產品維持穩定質素。

能量值測試結果

珍珠奶茶平均能量值最高

是次研究亦檢測每款「原味」樣本的能量值,結果顯示每100克的平均能量值為50千卡。飲用1杯(約540克)平均可攝取270千卡,以每日攝取2,000千卡能量計,佔每日能量需要量的14%。

珍珠奶茶的平均能量值屬8種飲品中最高,每100克含78千卡;每杯攝取能量值最高的珍珠奶茶來自「Comebuy」(#68),飲1杯攝取490千卡,佔每日能量需要量的25%。其次是芋香奶茶、芝士奶蓋/奶蓋綠茶和抹茶拿鐵,分別有74千卡、57千卡和56千卡(表一)。以上4種飲品都會加入奶類成分、奶精或奶蓋粉,這些成分(尤其是奶精或奶蓋粉)的脂肪含量較高,因此會導致整杯飲品的能量值比其餘4種只加入糖或果味材料的飲品高。

由於糖的能量值比脂肪低(每克脂肪提供9千卡能量,而每克糖提供4千卡能量),因此令主要加入糖或果味材料的飲品的能量值較低,當中茉莉綠茶和蜂蜜綠茶的能量值最低,平均每100克有29千卡。

以個別飲品計,能量值最高的樣本為來自「風尚台灣小吃」的芋香奶茶(#49),每100克的能量值為100千卡,飲一杯可攝取600千卡,以每日攝取2,000千卡能量計,佔每日能量需要量的30%。以一日三餐計,一杯已差不多佔了一餐需要攝取的能量。

飲品中的配料如珍珠會為飲品提供能量。以是次研究的珍珠為例,一杯「原味」珍珠奶茶樣本平均含400千卡,而當中珍珠已含170千卡。換言之,整杯所提供的能量超過四成來自珍珠。因此,消費者要留意選擇添加配料如珍珠於飲品中,會增加整杯飲品的能量值。總括來說,不同種類飲品的能量值有很大差異,視乎有沒有使用脂肪含量較高的材料或添加額外配料。

預先包裝茶類飲品的糖含量及能量值

根據包裝上的營養標籤,表七列載11款預先包裝茶類飲品樣本(包括茉莉綠茶、蜂蜜綠茶和抹茶拿鐵)每100克/毫升及每個包裝分量的糖含量和能量值。茉莉綠茶每100克的糖含量和能量值均是3種茶類飲品之中最低的。4款茉莉綠茶樣本中,有3款屬「無糖」,其中1款亦標示了「無糖」聲稱。3款蜂蜜綠茶樣本中,全部屬「低糖」,當中1款樣本亦有此標示。抹茶拿鐵每100克的糖含量和能量值均是3種茶類飲品之中最高的。而當中有2款樣本可視為「含高糖分飲品」。

飲用整包(約400克)預先包裝茶類飲品的平均糖含量及能量值分別為15克及80千卡,糖含量平均佔世建議每日游離糖攝入限量約三成。由於茉莉綠茶和蜂蜜綠茶的包裝分量較多(每包500克),其中1款含糖的茉莉綠茶樣本1包已含30克糖,佔世建議的六成。雖然抹茶拿鐵每包的分量較細(平均每包220克),但由於糖含量較高,因此平均每包亦已超過世建議每日游離糖攝入限量的三分之一。

由此可見,我們日常不時會購買的預先包裝飲品的糖含量各有差異,就算同一種飲品,每100克也可含有0至6克糖。因此,我們購買預先包裝飲品時,應留意營養標籤上的糖含量,選擇適合自己的飲品。

總結

給消費者的建議

給飲食業界的建議

食肆及廠商意見

「米拉」指#1及#33現時的售價為每杯$18,表中所列為舊價。(本會按:表中所列是食安中心採購樣本時的售價。)

「阿元來了」(#15、#34、#50及#98)表示,在2018年年尾已重新設計其芒果綠茶(#98)的味道。該公司又指,在其菜單上,「零糖」的意思是不額外加入果糖,而本會測試得出來的甜度是芒果、芒果醬原本芒果的甜度。因此,在該公司菜單中的「無糖」選項是指極低甜度,而不是完全無糖。

「入麵」(#20)表示本會測試的樣本屬標準甜度,客人還可選擇微甜、少甜、半甜,部分飲品可以走甜,會因應客人需要來提供不同甜度。

「茶湯會」(#24、#59、#81、#96及#114)的代理商表示,其「蜂蜜綠茶去糖」(#96)樣本中,「去糖」的意思是指不再添加蔗糖到飲品中,而購買該飲品的消費者應知道當中必然有蜂蜜。而其「珍珠奶茶去糖」(#81及#114)樣本也是指不再添加蔗糖到飲品中,但並非指珍珠無糖,而由於飲品內的珍珠有糖,所以該樣本中可檢出糖。而就「珍珠奶茶去糖」(#81)的糖含量高於其一般配方的「珍珠奶茶」(#59),該公司認為結果不正確。(本會按:測試的結果反映所採集樣本的情況,並根據店舖標籤在樣本上的飲品名稱和「去糖」的標示來確認飲品的類別。)

「星巴克」(#42及#136)的代理商表示,該公司提供多種個人化選擇予消費者,包括無糖糖漿(sugar-free syrup)及無糖天然甜味劑(sugar-free natural sweetener)等,而每樣產品在供應予消費者前,都經嚴格研究及品質測試。

「歎番杯」(#53、#65、#86及#104)表示,「無糖」的意思是該公司不會另加果糖,而香芋本身的糖是該公司無法改變的。

「古早牛肉麵」(#57)表示,該公司明白不同消費者對味道有不同要求,因此提供不同甜度選擇。

「鹿角巷」(#61及#83)表示,其奶茶由茶、蔗糖和奶粉製作而成,若客人購買無糖珍珠奶茶,奶茶內並不會添加蔗糖。然而,由於珍珠有加入蔗糖調味,其前台職員會提醒購買無糖珍珠奶茶的客人,珍珠含有蔗糖。若客人不希望飲品內含有任何糖分,便需要購買無珍珠的純奶茶。

「Flamingo Bloom」(#70及#122)表示,其樣本的茶底是每天新鮮沖泡,並沒有添加糖,亦不使用茶粉或預製的茶底。該公司表示,是次測試的2款樣本都有添加的奶蓋,而奶蓋是含糖的,在奶蓋沉澱及與茶攪拌後,飲品便會有甜味。該公司對於是次測試結果顯示其「無糖」樣本的糖含量比常規樣本的糖含量為高,令其感到困惑,並質疑測試如何進行。該公司強調,其無添加糖的茶不可能比正常糖量的茶底含有較多糖。該公司認為,是次測試無作用亦不公平。

「UCC Barista」抹茶拿鐵(#137)的代理商表示該產品已經停產。

業界應留意調查結果以改良飲品配方

以上結果顯示市民飲用一杯「原味」飲品(約540克)平均可攝入每日游離糖攝入限量的六成。業界應透過改良配方以減低飲品的糖含量以進一步培養社會上低糖的飲食文化。政府過往成立的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國際諮詢委員會建議有需要訂立目標水平以推行改良食品配方。參考外地訂立減糖目標的建議,歸納出以下減糖方案,供飲品店和食肆參考。方法包括:

(a)           訂立「糖含量上限」:可定於飲品樣本中糖含量的分布範圍第50個和第75個百分位數之間。

(b)           訂立「糖含量平均限值」:根據飲品樣本中的平均糖含量,設定某平均糖含量水平作為減糖指標。

(c)           訂立「減糖百分率」:設定某減糖百分率,以推動食物業改良其配方,達致減糖指標。

無論選擇哪一方式訂立減糖目標水平,改良食品配方必須循序漸進地逐步減少食物中的糖含量,而非一刀切的大幅削減,以便讓消費者的味覺慢慢適應較淡的味道。

茶飲品與塑化劑

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是一種塑化劑,一般應用於工業上多種以塑膠製造的工業產品及消費品,也是常見的環境污染物。過往曾有報道發現飲品中濫用塑化劑作起雲劑的情況,令公眾關注。食安中心於2018年發表了一項有關食物中鄰苯二甲酸酯的風險評估報告,並未發覺有濫用情況,結論認為從食物樣本中檢出的鄰苯二甲酸酯含量極低,在一般食用情況下,不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有關結果與其他地區所作的同類研究的情況相若。食安中心亦透過恆常食物監察計劃,按風險為本的原則,從進口、批發及零售層面抽取食物樣本作化學及微生物測試,確保食物符合本港法例規定和適宜供人食用。在2018年,食安中心恆常食物監察計劃對茶類飲品樣本作塑化劑測試,全部樣本通過檢測。

二零一九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