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中心公布本港首個總膳食研究有關有機氯類除害劑殘餘的結果

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中心)今日(五月二十九日)公布香港首個總膳食研究的第八份報告,評估香港市民從膳食中攝取有機氯類除害劑殘餘的分量和健康風險。研究結果顯示,本港市民從膳食中攝入各種有機氯類除害劑殘餘的分量遠低於相關的健康參考值,不大可能對健康帶來不可接受的風險。

中心發言人說:「有機氯類除害劑是有毒的化學物,主要含有碳、氫和氯,曾在全球農業廣泛使用。是次研究涵蓋十四種有機氯類除害劑殘餘,包括艾氏劑、狄氏劑、氯丹、十氯酮、滴滴涕、三氯殺蟎醇、硫丹、異狄氏劑、六氯苯、六六六、七氯、滅蟻靈、五氯苯和毒殺芬。除了三氯殺蟎醇外,其餘均是《斯德哥爾摩公約》中列為須予消除或限制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發言人表示,一般人主要從膳食攝入有機氯類除害劑殘餘。如過量攝入,急性毒性作用主要影響神經系統。某些有機氯類除害劑與動物患肝癌、甲狀腺癌或腎癌的比率增加有關,但對人類致癌性證據不足,因此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把這些除害劑列為或可能令人類患癌的物質。

許多國家目前已禁止在農業使用大部分有機氯類除害劑。但是,由於是次研究的大部分有機氯類除害劑均屬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可長時間留存在環境中,並能積聚於生物體內(例如脂肪組織),因此食品仍有機會含有小量殘餘。

發言人說:「經檢測的一百五十種食物的六百個混合樣本中,百分之五十五的混合樣本(即三百三十二個)檢出低含量的有機氯類除害劑殘餘。檢出率最高的三種有機氯類除害劑依次為滴滴涕、六氯苯和硫丹。動物源性食物樣本如『魚類和海產及其製品』、『肉類、家禽和野味及其製品』和『蛋及蛋類製品』檢出滴滴涕和六氯苯的比率較高,而『蔬菜及蔬菜製品』的樣本則檢出硫丹的比率較高。此外,所有樣本均檢測不到十氯酮。其餘的有機氯類除害劑佔檢出的混合樣本百分之十或以下。」

他續說:「各種有機氯類除害劑殘餘的估計膳食攝入量均十分低,即使是攝入量高的市民,估計膳食攝入量上限是相關健康參考值(如每日可容忍攝入量)的百分之零點一至百分之十三點六。因此,不大可能對健康帶來不可接受的風險。」

中心於二○○六年亦曾就除害劑「滴滴涕」的攝取情況進行風險評估研究,當時海產(包括魚類)的滴滴涕平均含量為每公斤二十九點七微克,而是次總膳食研究在魚類和海產及其製品檢出的滴滴涕平均含量為每公斤十八微克。有關結果符合各國禁止使用滴滴涕後錄得食物的滴滴涕含量持續減少的趨勢。

發言人說:「為避免攝入過量有機氯類除害劑殘餘,市民應保持均衡及多元化的飲食,進食多種蔬果,並減低脂肪的攝入量。」

他亦提醒耕種者應遵從優良務農規範,例如只使用已向有關主管當局註冊的除害劑,以及施用足以防治蟲害所需的最少分量除害劑。此外,耕種者應嚴格遵照標籤指示施用除害劑,例如在最後一次施用除害劑後不得於指明的停藥期內採收農作物。

中心於二○一○年三月展開香港首個總膳食研究,整項研究將於今年完成,已公布的七份報告涉及二噁英和二噁英樣多氯聯苯、無機砷、多溴聯苯醚、除害劑殘餘、金屬污染物、丙烯酰胺和霉菌毒素。

總膳食研究評估整體市民和不同人口組別,從膳食攝入各種選定物質(包括污染物和營養素)的分量,從而估計攝入該等物質對健康帶來的風險。研究聚焦於本港市民的整體飲食情況,而非個別食品。

研究是根據市民食物消費模式選出一百五十種食物,並檢測在這些食物中殘餘除害劑、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金屬污染物、霉菌毒素、主要營養素及元素等一百三十多種物質的含量,再結合食物消費量的數據,從而估計市民從膳食攝入各種選定物質的分量。

有關有機氯類除害劑殘餘的報告全文已上載中心網頁:www.cfs.gov.hk。其他物質的研究結果將分期公布。



2014年5月29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5時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