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中心公布食物含內分泌干擾化學物的文獻研究結果

食物安全中心(中心)今日(八月二十九日)公布一項關於食物含內分泌干擾化學物(或內分泌干擾物)的文獻研究結果。結果顯示,一般市民可能從膳食中攝入低份量的有關化學物,但不會影響健康。

中心發言人表示,內分泌干擾物可以是天然或人工製造的物質,可模仿或干擾人體荷爾蒙,並會透過食物、皮膚接觸和空氣等進入人體,從而影響人體組織和器官功能。

發言人說:「一些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內分泌干擾物對人類的生殖能力、發育、神經系統和免疫力等有潛在的影響,並有可能引致不同類型的癌症,因此中心進行是次文獻研究,探討這些化學物對健康構成的風險。」

研究集中分析了七類被歐盟列為要優先研究的潛在內分泌干擾物(註),這些工業化學物在全球大量生產或可長時間殘留在環境中,對環境及人體健康的影響可能較大。

發言人說:「根據海外及本地的文獻資料,一般市民從膳食中攝入該七類有關化學物的份量均低於相關的健康參考值(例如每日可容忍攝入量),因此引起健康風險的機會不大。」

他說:「中心會留意國際間有關食物含潛在內分泌干擾化學物的最新風險評估和管理方案,採取跟進行動,以確保食物安全和保障市民健康。」

為減少市民從膳食攝入這些化學物,發言人提醒食物業界須確保在本港出售的食物符合相關規例,並且適宜供人食用。食物接觸材料的製造商和供應商應奉行優良製造規範,並確保產品符合認可標準。

他補充:「市民應保持均衡和多元化的飲食,以保持身體健康,並可以免因偏食某幾類食物而攝入過量污染物,例如海產,特別是雙貝類,因為此類食物通常含較高水平環境污染物,例如一些內分泌干擾物和金屬污染物。」

市民亦應向可靠的商戶購買食物和食物接觸材料(包括包裝材料、容器及餐具)及遵照製造商的說明使用塑料食物接觸材料,並留意產品是否適用於盛載熱的、油性或酸性食物,或放入微波爐加熱等,因為錯誤使用這些產品,可導致塑料內的潛在內分泌干擾化學物遷移到食物裏。

該項研究的詳細資料已上載食物安全中心網頁:www.cfs.gov.hk。

(註):該七類化學物是:

(一)有機氯類除害劑:用於防治蟲害,但近年已逐漸停用;

(二)二噁英和二噁英樣多氯聯苯:二噁英可自然形成,亦可以是各種工業過程產生的副產品。二噁英樣多氯聯苯則是用作不同工業用途的人工製造的物質,目前大部分國家已禁用;

(三)雙酚A:是生產塑料和樹脂的原料,廣泛用於聚碳酸酯嬰兒奶瓶、水樽和製造罐頭內層的環氧樹脂塗料;

(四)苯乙烯:是生產塑料和樹脂的原料,廣泛用於盛載外賣食物的發泡膠容器;

(五)鄰苯二甲酸酯:是一組用作塑化劑的化學物,以改善塑料(例如聚氯乙烯PVC)的彈性和耐用性;

(六)有機錫:作為殺生物劑,廣泛用於木料防腐劑和船底防污漆,亦可用作除害劑;

(七)壬基酚:是非離子表面活化劑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基本構件,該表面活化劑可減少液體(例如清潔劑)的表面張力。壬基酚亦是用來製造塑料(例如PVC)和橡膠的添加劑的原料。



2012年8月2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