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焦點橫額

回到主頁 下一篇文章

食物安全焦點(二零一零年十一月第五十二期)-焦點個案

淡水魚生中的中華肝吸蟲

食物安全中心風險評估組
科學主任莊梓傑博士報告

本港傳媒在九月初報道過,在深圳與吃生或未經徹底煮熟的淡水魚有關的中華肝吸蟲感染率偏高一事。中華肝吸蟲是一種食源性寄生蟲,繼本刊早前探討這類寄生蟲後,現再作深入論述這種蟲。

傳播途徑與人類感染

中華肝吸蟲靠淡水池塘內的螺和魚傳播。人類或豬等其他受感染的哺乳類動物排出的蟲卵被淡水螺吃下,然後在其體內發育成為自由浮游形態(即尾動幼蟲)。尾動幼蟲在池塘內與魚皮接觸後會成為包囊形態,稱為囊狀幼蟲。人們吃下受感染的淡水魚後,囊狀幼蟲會在十二指腸破囊而出,遷移到肝臟內的膽管。囊狀幼蟲會在膽管內發育成蟲,然後產下蟲卵,蟲卵可隨膽汁進入糞便,繼續傳播周期。

感染小量中華肝吸蟲可全無症狀或只出現輕微症狀,但感染大量中華肝吸蟲則會令患者受到長期嚴重感染,引致食慾不振、腹瀉和發燒。此外,中華肝吸蟲亦會造成膽管梗阻和肝硬化,嚴重者可造成慢性黃疸,繼而較容易出現膽管癌(由膽管細胞引致的癌症)。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最近把中華肝吸蟲列為 "會令人患癌"(第一組)。

流行情況

中華肝吸蟲感染盛行於內地、台灣、韓國及東南亞國家和地區。根據粗略估計,本港的腸道寄生蟲感染個案超逾八成是由中華肝吸蟲所致。吃下含有囊狀幼蟲的生或未經徹底煮熟的淡水魚會令人感染中華肝吸蟲。超過100種淡水魚可感染到中華肝吸蟲,當中主要為鯉科魚類,例如鯇魚(草魚)及大頭(花鰱或鱅魚)。有報告指,個別流行地區的感染率偏高(逾八成)是由鯇魚所致。進食含有生、未經徹底煮熟、鹽漬、醃製或煙燻淡水魚的菜式可能會引致這種風土疾病。我們難以分辨出淡水魚是否感染了中華肝吸蟲,亦無法用肉眼看見可傳播中華肝吸蟲的細小囊狀幼蟲。另一方面,有些淡水蝦亦會是這種吸蟲的第二中間宿主,但目前並無流行病學證據證明牠們會令人感染中華肝吸蟲。

除了人類外,貓、狗、豬及數種以魚類為食物的哺乳類動物亦會感染中華肝吸蟲。有些地區可能會以死去的淡水魚來餵飼動物,其體內的囊狀幼蟲便會因而傳播給這些動物。人或動物的糞便可令蟲卵散播到環境和水中, 例如,用作肥料,又或如部分鄉村水產養殖區等把廁所建於魚塘上。

預防之道

切勿吃生或未經徹底煮熟的淡水魚。在本港傳統中式魚生(即供生吃的淡水魚)已被禁售超過30年,但是大家緊記在外遊時亦不應進食生的淡水魚。酒、醋、日式芥辣、黃芥辣及香料均不能殺死包括中華肝吸蟲在內的寄生蟲。如用作火鍋及粥品等食物配料時,又或魚片切得太厚時,雖特別注意淡水魚會否煮不熟。

鯇魚 ( 上 ) 及大頭(下)
鯇魚 ( 上 ) 及大頭(下)等淡水魚應徹底煮熟才進食。

注意要點:

  1. 中華肝吸蟲是淡水魚的已知風險因素。
  2. 中華肝吸蟲可令肝臟的膽管梗阻、發炎和出現癌症。
  3. 進食生或未經徹底煮熟的淡水魚,尤其是鯉科魚類,是感染中華肝吸蟲的主因。

給消費者的建議

給業界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