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焦點橫額

回到主頁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

食物安全焦點(二零二零年七月第一百六十八期) - 食物安全平台

重新考慮甜味劑的使用

食物安全中心風險傳達組
科學主任鄧紹平博士報告

世界衞生組織建議,糖攝取量應限制於每日所需總熱量的10%以下,如能進一步降低至5%或以下,則對健康有更多的益處。人造甜味劑提供甜味但無熱量,似乎是減少糖分攝取的理想選擇。然而,新的科學證據顯示,以人造甜味劑代替糖未必會帶來預期的健康益處。現在是時候重新考慮,我們可否只以甜味劑代替糖。

健康在你手–選擇含有較少或不含糖/甜味劑的飲品
圖2:健康在你手 – 選擇含有較少或不含糖/甜味劑的飲品

人造甜味劑是什麼?

人造甜味劑,例如天冬酰胺、醋磺內酯及三氯半乳蔗糖,是低熱量或不含熱量的化學物質,食品工業廣泛用作糖的替代品來使食物及飲品添加甜味。這些含有較低能量的食物及飲品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也對減肥人士相當吸引。舉例來說,1克天冬酰胺可取代200克蔗糖,所產生的能量只有4千卡路里,而非蔗糖的800千卡路里。

在本港,批准用於食物中的甜味劑都通過國際機構的安全評估,包括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衞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並受《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132)下的《食物內甜味劑規例》所規管。批准在食物中使用的甜味劑包括:醋磺內酯鉀、縮二氮酸基酰胺、天冬酰胺、天冬酰胺-醋磺內酯鹽、環己基氨基磺酸、糖精、三氯半乳蔗糖、索馬甜、紐甜及甜菊醇糖苷。所有預先包裝食品如添加了甜味劑,必須在配料表內妥為標明其名稱或識別編號。 

人造甜味劑是減糖之友?

人造甜味劑在不同的司法管轄區各有不同的處理方式。英國公共衞生署建議人造甜味劑用於改良食品配方;新加坡則讓符合標準的含甜味劑飲品標上「較健康選擇」的標誌。

不過,人造甜味劑在其他地方卻不大受歡迎。以歐洲聯盟為例,供應給學校的蔬果及牛奶不得含有甜味劑;法國等部分歐洲國家甚至對含人造甜味劑的飲品徵稅;北歐國家禁止把甜味劑用於「鎖眼」(Keyhole)食物標籤制度下標示為健康之選的包裝食品;美國膳食指引諮詢委員會則重申,添加於食物中的糖不應以低熱量甜味劑取代,而是作出健康的選擇,例如不喝加糖飲品,改為喝水。

利弊參半

早前一些研究顯示,如使用得當,人造甜味劑可能有助減少糖攝取量,從而在短期內減輕體重。令人關注的是,使用人造甜味劑的人士可能會認為熱量攝取量減少了,便傾向吃下更多其他食物,因而透過其他來源吸收本來減少了的熱量。經常食用甜味劑會過度刺激糖受體,可能令人較難將甜味與熱量攝取聯想起來,導致更偏好甜食,增加體重。 

人造甜味劑對健康有何影響的新近研究

二零一九年,有兩項關於人造甜味劑對健康有何影響的研究指出,人造甜味劑並非減糖及保健的靈丹妙藥。由考科藍團隊(Cochrane)對一萬多項記錄進行的大型系統性研究顯示,使用非糖甜味劑對健康在各方面(包括體重指數及減輕體重)並沒有明顯的益處。與此同時,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及其他機構對歐洲超過450,000人進行的世代研究發現,每日飲用兩杯或以上含糖或人造甜味劑汽水的人士,他們比較每月飲用少於一杯汽水的人士因各種原因而死亡的風險更高。 

少糖及少甜味劑

要有更理想的健康生活,便要選擇含有較少或沒有添加糖/甜味劑的食物及飲品。消費者可參閱預先包裝食品上的食物標籤,作出有依據的選擇。飲食要少糖、少甜味劑,需要業界與市民的共同努力。食物業宜透過逐步減少糖及甜味劑的用量來降低食物的甜味,以便市民慢慢適應味道較清淡的食物,最終改變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