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本排放核污水时香港特区政府将采取的日本食品进口管制新措施(Q1.1-1.12) 辐射与健康(Q2.1-2.5) 辐射与食物安全(Q3.1-3.11) 进口食物的监察及管制(Q4.1-4.7)预防性碘剂与健康(Q5.1-5.10) 瓶装∕包装饮用水在正常情况下的辐射标准(Q6.1-6.5)

辐射与食物安全

3.1 使用自购的便携式辐射检测仪器测量食物中的辐射水平可行吗?

专业用的离子辐射检测仪(一般称为核辐射检测仪)应具备所须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并需由专业机构作定期校正,而一般自购的便携式辐射检测仪器,未必能达至所须的测量要求,亦可能没有相关的专业认证和校准,并不能取代专业设备和人员所进行的辐射监测和评估。所以,市民若使用自购的核辐射检测仪器未必可以评估食物的辐射水平。

3.2 发生核事故时,放射性物质是如何扩散?

在核电站损坏事故中,包含核裂变产物的混合放射性物质会释放到外部。放射性铯和碘是危害身体健康的主要放射性核素。若放射性裂变产物泄漏到空气中,一些气态及挥发性的辐射同位素可能会随风散发到其他地区。这些看不见的放射性物质会像烟羽或烟雾般扩散到空气中,部分则会沉积在地上。与有关地点距离越远,烟羽所含的放射性物质浓度越低。香港与日本相距3000公里,这些烟羽飘至香港时将已大幅稀释。

tadiation_c

3.3 食物是怎样受到放射性物质污染?

烟羽中的放射性物质一旦沉积在植物、土壤或水中,便会进入食物链。动植物最初可能只有表层污染,及后经呼吸、摄取或进食受辐射污染的养分,体内组织便可能受到污染(例如动物进食大量受辐射污染的食物后,体内组织便会积聚辐射)。体内污染会随时间递减。表层污染多能靠冲洗清除,但内部污染则不能藉冲洗消除。人们可能直接或间接进食有关物质。所谓间接进食,就是食用某些动物(包括鱼)制品,而那些动物却曾进食受辐射污染的物质。即使烟羽没有散发到人们居住的地区,人们仍有可能在辐射泄漏事故发生良久后因进食受到辐射污染的食物而摄入辐射物质。

3.4 食用受辐射影响的食物,会有机会导致出现甚么问题?

天然辐射经常存在于四周环境中。人体新陈代谢过程通常会自行修复由低水平辐射造成的损害。当核电厂发生意外时,公众一般不会受高剂量辐射影响。一般而言,核事故发生后在市场上出售的食物不会受高剂量辐射污染。市民不会因进食这些食品而对健康造成急性影响。若果暴露于大剂量辐射的情况下,受辐照的人会患上急性辐射病,出现噁心、呕吐、异常疲倦、脱发、皮肤灼伤及器官功能受损等急性症状,需立即接受治疗。而且,长期食用受辐射污染的食物有机会令人患癌风险增加。

3.5 我如何透过食物配制程序减少食物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

适当的食物配制程序,例如清洗、擦抺、大力拭擦或去皮/摘去外叶,可减少食物表面上可能残留的放射性污染。此外,亦可把受辐射污染的食物存放较长时间,以便当中的半衰期较短的放射性核素可进行放射性衰变。

3.6 目前有没有关于食物中放射性物质的国际标准?

食品法典委员会已就发生核事故或辐射事故后供人食用和在国际贸易中受污染食物的不同放射性核素含量订出指引限值。这些指引限值适用于经冲调或配制后供人食用的食物。就食用者的一般辐射保护而言,如食物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没有超逾相关的指引限值,有关食物应可供人安全食用。有鉴于婴儿对个别放射性核素特别敏感以致会造成问题的事实,食品法典委员会已分别就"婴儿食品"及"其他食物"的不同食物类别订出指引限值。

3.7 碘-131、铯-134及铯-137会否天然存在于食物中?

碘-131、铯-134及铯-137是人工产生的裂变产物*,不会天然存于食物中。但是,这些放射性核素可能从民用(例如核反应堆)或军用(例如地面核试)的核设施外泄至环境中,因而进入食物内随食物链传递。因此,食物含有低水平的碘-131、铯-134及铯-137可能是因环境污染所致。在食物中验出上述放射性核素含量偏高代表可能受到核紧急事故产生的辐射污染。

*从核裂变过程中产生的核素或由这些核素进行放射性衰变而形成的其他核素,例如从铀-235裂变过程产生的碘-131。

3.8 在甚么情况下,食物安全中心会使用食物安全条例中的30条来禁止食物进口?

食物环境卫生署署长根据第612章第30条,在有合理理由相信有需要作出命令,以防止对公众卫生造成危险,或减少对公众卫生造成危险的可能性,或缓解任何对公众卫生造成危险的不良后果的情况下,可作出命令。有关命令可禁止进口和供应问题食物及命令回收该等食物。

3.9 如何评估人体从膳食接受的内辐射剂量(内剂量)?

内剂量是因进食受污染的食物或吸入空气中的辐射物质所引起的辐射量。在我们的风险评估里,内剂量指人体从膳食接受的辐射剂量。我们是根据食品法典委员会的以下公式计算内剂量。

内剂量(Internal dose)
= 食品中检测的辐射量 (Radiation level in food) x 食品消费量(Mass of food consumed) x 进食剂量系数 (Age dependent ingestion dose coefficient,因应不同放射性核素及不同年龄组而有所不同)x 进口/生产系数(Import/production factor,即被放射性核素污染的食物的比例)

3.10 哪类食物会在核事故发生后较容易受到污染呢?为什么?

食物会因核事故而受到放射性物质污染。放射性物质会在空气中或随雨水沉降,令水果和蔬菜等食物的表面或动物饲料带放射性。在这种情况下,叶面积大的叶菜实际上会截取到大气中沉降的放射性污染物,因而令叶菜较易受放射性污染影响。另一方面,当奶牛进食了受早前飘出的放射性微尘污染的牧草,放射性核素很快会在牛奶中出现。因此,一般而言,供新鲜食用的食物(例如牛奶、叶菜及水果)会在核事故发生后首先较容易受污染。

视乎受污染地区的务农方法和核事故发生时农作物所处的生长阶段或收成季节,谷类食物、块根类农作物、其他农作物和以动物制成的食品可能在较后时间才会受到污染。

3.11 在食物中的放射性核元素钚是否对人类健康危害非常高?

放射性核元素钚主要是透过呼吸进入人体。进食了被钚污染的食物,只有极微量的钚会被胃肠道吸收,大部分透过排泄物排出体外,虽然钚可引致人类患癌,不过极微量的钚对人类健康构成危害的机会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