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中心公布本港首个总膳食研究有关有机氯类除害剂残余的结果

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中心)今日(五月二十九日)公布香港首个总膳食研究的第八份报告,评估香港市民从膳食中摄取有机氯类除害剂残余的分量和健康风险。研究结果显示,本港市民从膳食中摄入各种有机氯类除害剂残余的分量远低于相关的健康参考值,不大可能对健康带来不可接受的风险。

中心发言人说:「有机氯类除害剂是有毒的化学物,主要含有碳、氢和氯,曾在全球农业广泛使用。是次研究涵盖十四种有机氯类除害剂残余,包括艾氏剂、狄氏剂、氯丹、十氯酮、滴滴涕、三氯杀蟎醇、硫丹、异狄氏剂、六氯苯、六六六、七氯、灭蚁灵、五氯苯和毒杀芬。除了三氯杀蟎醇外,其余均是《斯德哥尔摩公约》中列为须予消除或限制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发言人表示,一般人主要从膳食摄入有机氯类除害剂残余。如过量摄入,急性毒性作用主要影响神经系统。某些有机氯类除害剂与动物患肝癌、甲状腺癌或肾癌的比率增加有关,但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因此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把这些除害剂列为或可能令人类患癌的物质。

许多国家目前已禁止在农业使用大部分有机氯类除害剂。但是,由于是次研究的大部分有机氯类除害剂均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可长时间留存在环境中,并能积聚于生物体内(例如脂肪组织),因此食品仍有机会含有小量残余。

发言人说:「经检测的一百五十种食物的六百个混合样本中,百分之五十五的混合样本(即三百三十二个)检出低含量的有机氯类除害剂残余。检出率最高的三种有机氯类除害剂依次为滴滴涕、六氯苯和硫丹。动物源性食物样本如『鱼类和海产及其制品』、『肉类、家禽和野味及其制品』和『蛋及蛋类制品』检出滴滴涕和六氯苯的比率较高,而『蔬菜及蔬菜制品』的样本则检出硫丹的比率较高。此外,所有样本均检测不到十氯酮。其余的有机氯类除害剂占检出的混合样本百分之十或以下。」

他续说:「各种有机氯类除害剂残余的估计膳食摄入量均十分低,即使是摄入量高的市民,估计膳食摄入量上限是相关健康参考值(如每日可容忍摄入量)的百分之零点一至百分之十三点六。因此,不大可能对健康带来不可接受的风险。」

中心于二○○六年亦曾就除害剂「滴滴涕」的摄取情况进行风险评估研究,当时海产(包括鱼类)的滴滴涕平均含量为每公斤二十九点七微克,而是次总膳食研究在鱼类和海产及其制品检出的滴滴涕平均含量为每公斤十八微克。有关结果符合各国禁止使用滴滴涕后录得食物的滴滴涕含量持续减少的趋势。

发言人说:「为避免摄入过量有机氯类除害剂残余,市民应保持均衡及多元化的饮食,进食多种蔬果,并减低脂肪的摄入量。」

他亦提醒耕种者应遵从优良务农规范,例如只使用已向有关主管当局注册的除害剂,以及施用足以防治虫害所需的最少分量除害剂。此外,耕种者应严格遵照标签指示施用除害剂,例如在最后一次施用除害剂后不得于指明的停药期内采收农作物。

中心于二○一○年三月展开香港首个总膳食研究,整项研究将于今年完成,已公布的七份报告涉及二恶英和二恶英样多氯联苯、无机砷、多溴联苯醚、除害剂残余、金属污染物、丙烯酰胺和霉菌毒素。

总膳食研究评估整体市民和不同人口组别,从膳食摄入各种选定物质(包括污染物和营养素)的分量,从而估计摄入该等物质对健康带来的风险。研究聚焦于本港市民的整体饮食情况,而非个别食品。

研究是根据市民食物消费模式选出一百五十种食物,并检测在这些食物中残余除害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金属污染物、霉菌毒素、主要营养素及元素等一百三十多种物质的含量,再结合食物消费量的数据,从而估计市民从膳食摄入各种选定物质的分量。

有关有机氯类除害剂残余的报告全文已上载中心网页:www.cfs.gov.hk。其他物质的研究结果将分期公布。



2014年5月29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5时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