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中心公布戊型肝炎在港流行情况及预防之道

食物安全中心(中心)今日(十二月三十日)公布戊型肝炎在本港流行情况,指出本港经食物传播的戊型肝炎病毒,部分可能来自新鲜猪肝,并提醒市民预防之道。

鉴于本港的戊型肝炎个案近年有上升趋势,中心由二○○九年一月中旬至五月,在上水屠房收集了一百个烧种猪(约四个月大的幼猪)和肉猪(约六个月大的猪只)的肝脏样本进行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四十九个肉猪的肝脏样本,全部未验出戊型肝炎病毒;五十一个烧种猪的肝脏样本中,有十六个样本验出戊型肝炎病毒,呈阳性反应的比率达百分之三十一。中心亦发现一些烧种猪样本与部分人类感染个案的病毒分离株的部分序列相同。

中心顾问医生(社会医学)(风险评估及传达)何玉贤今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说:「这项研究的结果显示,猪只可能是本地人类感染戊型肝炎的源头之一。但是,本地的个案亦可能还有其他感染源,如受污染的水或食物,例如生或未煮熟的介贝类水产。」

「这些本地个案只是零星感染,由于病毒的潜伏期由两至九星期不等,因此较难断定个别个案的感染源。」

何医生说:「中心会留意人类和动物感染戊型肝炎病毒的情况,以掌握病毒的流行趋势。」

主持记者会的还有中心的科学主任(微生物)庄梓杰博士。他说:「人类感染戊型肝炎的症状包括发烧、不适、食欲不振、恶心、腹痛、小便呈茶色和黄疸。患者一般病情轻微,症状于两周内消退。但部分高危组别人士,例如孕妇、慢性肝病患者和长者会出现严重并发症。目前,戊型肝炎没有预防疫苗。」

庄博士指出,多项外国研究报告显示,猪只(特别是四个月大或以下的幼猪)较多验出戊型肝炎病毒,可能是人类感染病毒的来源,与中心是次的研究结果呼应。

他说:「市民和业界在烹煮猪肉和猪内脏时,必须彻底煮熟。进食火锅和制作生滚粥的过程中,更要格外留意。就猪肝而言,视乎份量和厚度,用沸水烹煮或烧热的炉具炒最少三至五分钟。」

「烹煮介贝类水产时,市民亦须确保食物中心温度达摄氏九十度及维持最少九十秒。用沸水烹煮至外壳打开,然后再煮三至五分钟。市民用餐时,特别是进食火锅,应该用不同的餐具,分开处理生和熟的食物。」

庄博士提醒市民经常保持良好的个人及食物卫生。在处理食物前和配制食物期间、处理生肉或内脏后,及进食前,应用流动的水喉水和梘液,彻底清洗双手二十秒。外游时,市民应避免饮用洁净度不明的水或冰,亦不应吃未煮过的介贝类水产、售卖时已预先去皮的水果或未经烹煮的蔬菜。

这项研究的详细资料已上载食物安全中心网页 www.cfs.gov.hk。



2010年12月30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6时2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