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中心在二零零六年共抽查了約64 000 個食物樣本,作微生物及化學測試。微生物及化學測試的全年整體不合格率均維持在百分之零點三的低水平,與二零零五年的結果相同。

微生物測試包括檢測食物樣本的致病原菌及病毒,而化學測試則包括天然毒素、食物添加劑及污染物。

微生物測試

在微生物測試方面,共抽取約21 000 個食物樣本進行化驗,在其中41 個樣本發現不合格數量致病原,包括蠟樣芽胞桿菌、李斯特菌、金黃葡萄球菌、產氣莢膜梭狀芽胞桿菌、沙門氏菌及諾沃克病毒。不合格率約為百分之零點二,高於二零零五年的百分之零點一。不合格的食物樣本中,超過一半含有蠟樣芽胞桿菌,而這種致病原主要在飯、米粉和麪等澱粉質食物中發現。

食物安全中心強調,要防止致病原滋生,妥善處理及貯存食物非常重要。為避免蠟樣芽胞桿菌引致的食物中毒,食物安全中心提醒市民必須保持良好的個人和食物衞生、防止交叉污染,及把食物徹底煮熟至中心部分的溫度達到攝氏75 度。至於已煮熟的食物,熱的食物應貯存在攝氏60 度以上,冷凍的食物應貯存在攝氏4 度以下。

雖然過去數年的化驗結果顯示不合格率保持在低水平,惟食物安全中心一直保持警覺,密切監察香港的食物安全。加上透過食物製造商的努力及消費者對食物衞生有更多的認識,食物安全得以進一步確保。

化學測試

食物安全中心全年共抽取了約41 000 個食物樣本進行化學測試,當中發現156 個不合格樣本,約佔百分之零點四,與二零零五年的不合格率相同。不合格樣本當中,64 個樣本含有非准許或過量的食物添加劑、55 個樣本含有非准許或過量的殘餘獸藥、34 個樣本含有過量的化學污染物,其餘3 個樣本含有過量的天然毒素。

非准許或過量的食物添加劑

食物添加劑方面,中心全年共抽取了約4 600 個樣本進行防腐劑化驗,當中發現45 個樣本含有非准許∕過量防腐劑。有關樣本包括糖蓮子、炸鯪魚、中式包點和牛丸等。

苯甲酸在21 個食物樣本中發現。16 個樣本,包括鮮牛肉、糖蓮子、蝦米、中國茶和乾製海螺片樣本,發現含有非准許或過量的二氧化硫。其餘的不合格樣本,例如魚餅、海鮮醬及香腸樣本,均含有非准許或過量的山梨酸或丙酸。

至於染色料,3 020 個樣本當中,臘腸、中式包點、啫喱糖、黃花魚、豆腐乾、排骨製品、雞蛋和鹹蛋等13 個樣本發現含有非准許的食物色素。

中心於二零零六年十一月驗出禽蛋含有非准許的蘇丹紅染料後,已於二零零七年一月起加強進口禽蛋的管制措施。這些措施包括規定內地輸港禽蛋須附有衞生證書,以及對禽蛋進口商∕批發商和分銷商實行自願登記制度。

當局已提醒業界只可使用經准許的食物添加劑、遵守優良製造規範,以及遵從法律規定。

非准許或過量的殘餘獸藥

二零零六年抽查共約3 570 個樣本,有55 個不合格樣本涉及非准許或過量的殘餘獸藥。當中有36 個魚及魚類製品樣本含孔雀石綠、18 個樣本( 包括象拔蚌、淡水魚和海魚) 含硝基呋喃類、氯霉素等殘餘抗生素,其餘1 個冷藏豬肉樣本則含鹽酸克崙特羅。

中心已採取跟進行動,對有關販賣者作出警告或發出傳票。

化學污染物

至於化學污染物,22 300 個蔬菜樣本中,有17 個樣本含低水平的甲胺磷。

消費者應在煮食前把蔬菜浸在清水中一小時,或徹底清洗,以減少受除害劑污染的蔬菜所帶來的風險。

此外,在二零零六年抽取的1 150 個樣本中,有17 個樣本含過量的重金屬,包括含鎘的蠔、米粉、蔬菜和花生樣本、含砷的蝦樣本以及含水銀的蛋樣本。

天然毒素

在二零零六年抽查的1 110 個樣本中,有3 個樣本的天然毒素( 例如雪卡毒素和麻痺性介貝類毒素) 含量不合格。

所有的超標∕違規情況並不嚴重,不會對健康構成即時風險。中心已就不合格的樣本,從相同的來源抽取跟進樣本進行測試,測試結果均令人滿意。整體來說,本港的食物安全仍然維持很高的水準。

  1. 二○○四、二○○五及二○○六年綜合各項測試不合格比率
  2. 食物含致病原不合格比率
  3. 食物含化學物不合格比率
  4. 給市民的建議
  5. 給業界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