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中心公布食物中的甲氧滴滴涕風險評估研究報告

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中心)今日(十月十一日)公布最近完成的一項有關食物中的甲氧滴滴涕風險評估研究報告。中心從本地零售層面抽取了三百個食物樣本作甲氧滴滴涕的含量檢測,以評估本港成年人從這些食物攝入甲氧滴滴涕的分量及相關健康風險。研究結果顯示,市民從研究涵蓋的食物中攝入甲氧滴滴涕的分量對健康的影響不大。

中心發言人說:「甲氧滴滴涕是一種有機氯除害劑。現今很多國家已禁止在農業使用甲氧滴滴涕,但由於甲氧滴滴涕可長時間留存在環境中,並極具遠距離環境遷移的潛力,故食品或會含有小量甲氧滴滴涕殘餘,因此有需要監察並評估相關風險。」

動物實驗顯示甲氧滴滴涕不具基因毒性,亦不會令動物患癌。在實驗哺乳類動物中,甲氧滴滴涕不會在體內積聚,從膳食攝入甲氧滴滴涕引致急性中毒的機會偏低,其慢性毒性主要影響神經、內分泌和生殖系統。

中心從本地市場抽取共三百個食物樣本,涵蓋一百種食品,包括十四個食物組別:穀物和穀物製品、蔬菜、水果、堅果和種子類食品、肉類和內臟、蛋和蛋類製品、奶和奶類製品、魚類、魚類製品、甲殼類和軟體類動物、油脂、飲品、香草和香料,以及蜂蜜,以檢測甲氧滴滴涕的含量。結果顯示,所有樣本均未被驗出甲氧滴滴涕,其檢測限值為每公斤0.1微克。就攝入量而言,從研究中抽取的食品中甲氧滴滴涕的平均含量上限估算,攝入量一般和攝入量高的成年人分別是每日每公斤體重0.002283微克和0.003608微克。上述膳食攝入量均遠低於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衞生組織農藥殘留聯席會議訂定甲氧滴滴涕的每日可攝入量(即每日每公斤體重100微克),顯示本港成年人在一般食用情況下因攝取甲氧滴滴涕而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的機會不大。

發言人指出,根據是次研究結果,就目前甲氧滴滴涕的膳食攝入量而言,市民無須改變基本的健康飲食習慣,並應保持均衡和多元化的飲食,包括進食各類蔬果。為有效清除殘留在蔬果的除害劑,同時保留蔬果本身的營養價值,市民可用流動的清水徹底沖洗蔬果,用清潔的刷子刷洗表層堅硬的農產品,以去除表面及縫隙中的污垢和其他物質(包括除害劑和污染物)。

有關研究報告的詳情,可瀏覽中心網頁:www.cfs.gov.hk

2023年10月11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