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焦點橫額

回到主頁下一篇文章

食物安全焦點(二零一三年七月第八十四期)- 焦點個案

雪卡毒素中毒與珊瑚魚

食物安全中心
食物事故應變及管理小組
盧大威醫生報告

最近當局接報一宗雪卡毒素食物中毒個案,受影響的患者均曾進食珊瑚魚。雪卡毒素是本港其中一種常見引致食物中毒的神經毒素。本文將簡介本港的雪卡毒素食物中毒情況,並向市民和業界提供預防的方法。

雪卡毒素

雪卡毒素是一組耐熱的脂溶性化合物,由干比亞藻這種海洋浮游生物產生。食草魚類首先吃下依附在珊瑚礁上的有毒海洋浮游生物,然後體型較大的食肉魚類吃下這些含有毒素的魚類,毒素由此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層層積聚,人類進食了含毒素的魚後,毒素便成了人類腹中之物。含雪卡毒素的魚,其內臟及生殖器的毒素含量較其他部位高50至100倍,但魚本身毫無徵狀,因此不能從外觀、味道、肉質和氣味來分辨一條魚是否有毒。雪卡毒素具有耐熱性,因此不能透過烹煮或加工過程消除。

進食含雪卡毒素的魚後,最快會在30分鐘內出現中毒的早期徵狀。患者會出現腸胃或神經系統不適。嘔吐、腹瀉、噁心及腹痛等腸胃不適一般只會持續數天,而唇部及四肢麻痺、皮膚發癢、冷熱感覺顛倒、疲倦、肌肉及關節疼痛等神經系統不適則會在後期出現,並維持較長時間。其他因素,例如以往曾中過雪卡毒、進食含毒素的魚時飲用了含酒精的飲料或食用了果仁及種籽製品,亦會令個別人士較易出現雪卡毒素食物中毒的徵狀。

本港情況

雪卡毒素是港人常見因進食魚類而中毒的神經毒素。由二零零零年至二零一三年六月十二日,食物安全中心共接獲衞生署轉介284宗雪卡毒素食物中毒個案(見圖),共有867人受影響。

2000至2013年的雪卡毒素中毒個案數字(直至2013年6月12日)
2000至2013年的雪卡毒素中毒個案數字(直至2013年6月12日)

雪卡毒素食物中毒事件雖然一年四季都有發生,但觀察所得超過六成的個案是在三月至七月發生的,分析受影響人數亦得出同樣的結果。

引 致 雪 卡 毒 素 食 物 中 毒 的 野 生 海 魚 種 類 繁 多 , 其 中 紅 鰽 、 老 虎 斑 、 燕 尾 星 斑 、 東 星 斑 、西 星 斑 和 油 𩺬 是 六 種 最 常 引 致 雪 卡 毒 素 食 物 中 毒 的 魚 類 , 佔 雪 卡 毒 素 食 物 中 毒 個 案 總 數 五 成 以 上 。 養 魚 一 般 餵 飼 顆 粒 魚 糧 或 雜 魚 , 不 太 可 能 含 有 毒 素。

2000年至2013年6月12日涉及雪卡毒素食物中毒的魚類
2000年至2013年6月12日涉及雪卡毒素食物中毒的魚類

雪卡毒素通過食物鏈層層積聚,魚的體積愈大,所含的毒素愈高。涉及雪卡毒素中毒的魚體重通常為兩公斤(三斤)以上,但偶爾也有低於這個重量的魚引致中毒的個案。當局在追溯食物來源時發現,最常受雪卡毒素影響的捕魚區有南沙羣島、南太平洋及海南島。

注意要點:

給市民的建議

  1. 減少進食珊瑚魚的次數和每次吃的分量。
  2. 珊瑚魚的頭、內臟、皮和卵通常毒素含量較高,應避免進食。
  3. 進食珊瑚魚時,應避免喝酒和吃花生或豆類食物。
  4. 曾有過雪卡毒素中毒的人士應避免進食珊瑚魚。
  5. 如出現雪卡毒素食物中毒病徵,應立即求醫。

給業界的建議

  1. 避免從已知有含雪卡毒素魚類的水域採購魚類。
  2. 嚴格遵守《食物安全條例》有關備存紀錄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