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焦點橫額

回到主頁下一篇文章

食物安全焦點(二零一二年四月第六十九期) - 焦點個案

二零一一年有關食肆及食物業的食物中毒事件回顧

食物安全中心
食物事故應變及管理小組
劉志強醫生報告

引言

本文就二零一一年有關食肆及食物業的食物中毒事件作一回顧。

與本港食肆及食物業相關的食物中毒事件

食物安全中心(中心)專責調查有關食肆及食物業的食物中毒事件。二零一一年,中心接獲290宗由衞生署轉介的食物中毒個案,受影響人數共1036人。自二零零六年起,食物中毒事件總數持續下降。但二零一一年的數字較二零一零年輕微上升(見圖一)。

圖一: 2006 至 2011 年有關食肆/食物業的食物中毒事件數目及受影響人數
圖一:2006至2011年有關食肆/食物業的食物中毒事件數目及受影響人數

病原體及成因

在所有個案中,最常見的病原體為細菌,約佔整體事件數目的81%;其他病原體包括生物毒素(9%)、病毒(6%)及化學物(4%)。有關數字與過去五年大致相若。副溶血性弧菌、沙門氏菌及金黃葡萄球菌仍然是細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首三個原因,佔整體細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88%。

生熟食物交叉污染、烹煮時間不足、貯存溫度不當和被食物從業員污染是二零一一年食物中毒事件最常見的四個成因,情況與過去五年大致相若(見圖二)。

圖二: 2011 年及 2006 至 2010 年有關食肆及食物業的食物中毒事件成因
圖二:2011年及2006至2010年有關食肆及食物業的食物中毒事件成因
註:單一食物中毒事件可有多於一個成因

兩宗大型食物中毒事件

以下是二零一一年發生的兩宗大型食物中毒事件,事件再次說明保持衞生和奉行良好食物安全規範的重要性。

冷盤引致食物中毒

二零一一年六月,中心接獲四宗食物中毒報告,共64人受影響,全部患者均曾於某上海菜館用膳。中心人員到有關食肆調查時發現,本應是冷盤菜式的醉雞,卻不適當地被長時間存放在高溫下。兩名患者及一名食物從業員的糞便樣本經化驗證實含D組沙門氏菌,而在上址抽取的一個醉雞樣本亦驗出同類細菌。這說明受污染的醉雞很可能就是這次中毒事件的肇因。持牌人其後被檢控,並裁定出售不宜供人食用的食物罪名成立。中心已向食肆東主及其僱員講解食物、環境及個人衞生,以及處理食物,特別是適當配製及存放肇事食物的方法。中心其後跟進巡查該食肆,監察其改善情況,並確保該食肆已採取適當的措施保障食物安全。

未煮熟的高力豆沙與沙門氏菌

二零一一年二月,中心接獲四宗食物中毒事件報告,共17人受影響。全部患者皆曾進食某食肆的高力豆沙,病原體懷疑是沙門氏菌。中心在實地調查時發現,肇事食物處理好後曾長期在不適當的溫度下存放,而且沒有徹底煮熟。兩名患者的糞便樣本經化驗證實含D組沙門氏菌。上述發現很可能是這次中毒事件的肇因。中心已向食肆東主及其僱員講解保持食物、環境及個人衞生的方法。中心其後跟進巡查該食肆,監察其改善情況,並確保該食肆已採取適當的措施保障食物安全。

結語

食肆及食物業食物中毒事件數目在過去數年持續顯著下降,二零一一年的數目亦維持在相對低的水平。這有賴於政府在保障食物安全方面的努力;業界的積極參與;以及市民對食物安全意識的提高。為預防食物中毒,業界及市民應時刻謹守食物安全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