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頁 下一篇文章

食物安全焦點(二零一零年六月第四十七期)-焦點個案

再談食物中的痲痺性貝類毒素

食物安全中心
風險評估組
科學主任陳偉仁先生報告

本港在五月發生懷疑痲痺性貝類中毒事件,有關報道再次提醒我們進食至愛港式蒸帶子引致的食物中毒。本欄藉此機會再次探討痲痺性貝類中毒。

由藻類產生的痲痺性貝類毒素

痲痺性貝類中毒是一種由進食含有痲痺性貝類毒素的貝類引致的疾病。患者通常在進食含有毒素的貝類後數分鐘至數小時內出現神經系統相關的症狀,而且往往會有腸胃症狀。痲痺性貝類毒素由名為"雙鞭毛藻"的微小藻類產生,這一組藻類的長度/直徑一般約為5至2000微米。產生痲痺性貝類毒素的藻類通常生活在熱帶和溫帶水域,當中已知會產生毒素的種類包括鏈狀亞歷山大藻、巴哈馬麥甲藻及鏈狀裸甲藻等。同一種類的雙鞭毛藻產生痲痺性貝類毒素的能力各有不同,視乎藻株而定。在有利的氣候和其他環境條件下,這些藻類會迅速繁殖,並可能產生毒素,最終形成"有害藻華"。蜆、帶子、扇貝及青口等貝類如在有害藻華出現的水域覓食,含有這種藻類產生的毒素的機會較高。

鏈狀亞歷山大藻
鏈狀亞歷山大藻是一種可產生痲痺性貝類毒素的本港藻類。
(資料來源: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

出現水域

可產生痲痺性貝類毒素的雙鞭毛藻一向主要在北美洲、歐洲及日本附近的水域,但在亞洲出現的情況日多。現時,這種藻類亦見於中美洲、南美洲及大洋洲等其他地區。至於中國內地,浙江、福建、廣東多省亦發現其踪影。各國當局已在其水域推行紅潮/有害藻華監察及管理計劃。在本港,漁護署亦已設立紅潮管理框架制度,務求減少紅潮/有害藻華可能對本港海魚養殖活動及市民健康的影響。

痲痺性貝類毒素的分布

受污染貝類不同部位組織積聚的痲痺性貝類毒素含量不一,視乎貝類的品種及種類而定。就某些種類的帶子及扇貝而言,有報告指內臟積聚的痲痺性貝類毒素含量最高,而閉殼肌則最低。以往一些研究發現,扇貝的消化腺所含的痲痺性貝類毒素較閉殼肌高出約30倍,而生殖腺等其他部位所含的毒素亦高於閉殼肌。

烹煮對痲痺性貝類毒素的影響

早前一項本港研究指,約有半數的痲痺性貝類毒素會在蒸煮過程中由扇貝的組織(內臟、鰓、套膜及閉殼肌)流到烹煮的汁液中,但生殖腺內的痲痺性貝類毒素並沒有明顯流失。一般而言,引致痲痺性貝類中毒的最主要風險因素是進食帶子或扇貝的內臟,其次是進食生殖腺及烹煮的汁液。

新鮮帶子的內部構造
新鮮帶子的內部構造(資料來源:衞生防護中心)

注意要點 :

  1. 帶子及扇貝內臟積聚的痲痺性貝類毒素含量通常最高,而閉殼肌的含量則最低。
  2. 引致痲痺性貝類中毒的最主要風險因素是進食帶子或扇貝的內臟,其次是進食生殖腺及烹煮的汁液。

各地情況

不同地區的痲痺性貝類中毒個案出現情況均有分別。在歐洲及南非,五月至十一月會出現較多痲痺性貝類中毒個案,但北美洲則在七月至九月會有較多呈報個案。貝類品種、雙鞭毛藻種類及氣候和環境條件(例如鹽度、溫度、營養素及陽光)都是關鍵因素。

本港情況

本港不時發生零星的痲痺性貝類中毒個案。衞生防護中心早前的一份報告指出,一九九七年至二零零六年間,本港共有69宗懷疑貝類中毒呈報個案,受影響人數共145人,並發現五月至六月有較多呈報個案(《傳染病直擊》第4卷第13期(只備英文版))。近年,本港發生的懷疑痲痺性貝類中毒事件,大部分與進食貝類(尤其是帶子或扇貝)有關。最新的中毒事件在今年五月中呈報(《傳染病直擊》第7卷第11期(只備英文版)),涉及14個組羣共28人,患者是因進食帶子的內臟或生殖腺而出現不適。

業界表示,本港零售鮮活雙殼貝類產品多數來自內地。紅潮雖然在本港屢有發生(每年約有20至30宗),但絕少對公眾健康造成重大影響。本港食品監察計劃在二零零七至零九年間的痲痺性貝類毒素測試中,共發現12個不合格樣本。就這些不合格樣本而言,食物安全中心(中心)已評估對市民健康的風險,向有關店鋪發警告信和要求停止出售有關食物,抽取跟進樣本,盡量追查食物來源和分銷情況,適時公布結果和提醒市民不要進食有關不合格食物。

上述事故反映追查食物來源的困難。最近當局已將《食物安全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該草案將會實施多項食物安全管制措施,包括設立食物進口商和分銷商登記制度和規定食物商須妥為備存交易紀錄等,其中後者可確保政府能更有效追查食物來源,並在處理食物事故採取迅速行動。

給市民及業界的建議

更多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