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the main page Next Article

食物安全焦點(二零零八年九月第二十六期)-焦點個案

稻米中的鎘

食物安全中心風險評估組
科學主任鄧紹平博士報告

今年八月二十日,傳媒報道,廣州有某牌子泰國進口稻米的鎘含量超逾中國內地的法定上限。由於長時間過量攝取鎘可能會損害健康,故食物中的鎘引起市民關注。本文會提供更多有關鎘的食物安全資料。

插圖﹕稻米

鎘是什麼?

鎘是天然存在於地殼表面的金屬。此外,又是燃燒化石燃料,焚燒廢物,採礦,電鍍和生產鎳鎘電池、顏料、塑膠穩定劑及肥料等產品時釋出的一種污染物。鎘在環境中通常與其他元素結合,成為可溶於水中的固體化合物。鎘不會在環境中分解,但會轉化為不同形態。

稻米及其他食物為何含有鎘?

植物和動物會從水和環境中攝取到鎘。稻米和小麥等農作物會輕易從泥土中攝取到鎘,原因是鎘天然存在於泥土中,農民施用含鎘的肥料,或工業污水含有鎘。動物吃下受鎘污染的農作物及植物後,鎘便會在食物鏈中積聚。

人們主要從哪些途徑攝取鎘?

人們通過空氣、水、食物和吸煙攝取到鎘。吸煙和在工作環境中吸入鎘是受影響羣組攝取鎘的兩大來源,但一般人攝取鎘的主要途徑則是經食物。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衞生組織聯合食物添加劑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會)確定,人們攝取鎘的主要來源是下列七大食物類別:稻米、小麥、根莖類蔬菜、塊莖類蔬菜、葉菜類蔬菜、其他蔬菜及軟體類動物。平均而言,人們從這七類食物攝取的鎘分量約佔總鎘攝入量(即每公斤體重2.8微克至4.2微克)的65%。

正如專家委員會於二零零五年報告中指出,在來自歐洲及遠東地區超過 37 000 個稻米樣本中,雖然鎘含量最高樣本達到每公斤1.2毫克,但平均鎘含量只有每公斤0.061毫克。稻米的鎘含量差異甚大,可能與耕作區內的水是否受鎘污染、土壤中鎘的天然含量和農民所採用的務農方法有關。

鎘的特點如下:

本署在二零零二年進行了有關"中學生從食物攝取重金屬的情況"的風險評估研究,以評估本港中學生攝取金屬污染物(包括鎘)的情況。該項研究結果指出,"魚類以外的海產"(即貝類)是中學生攝取鎘的主要食物類別(33%),其次依序為"穀類和穀類食品"(27%)和"蔬菜"(17%)。

食物中的鎘對健康造成的影響

與吸入鎘(例如在工作環境中)的情況不同,從飲食中攝取鎘絕少會引致急性中毒,而現有證據並無顯示這種攝入途徑可能令人患癌。

從飲食中攝取鎘的主要問題是慢性鎘中毒,尤其會損害腎臟,引致出現蛋白尿、糖尿、氨基酸尿等病症。

安全的攝入量

為保障公眾健康,專家委員會已訂定鎘的安全攝入量,即暫定每周可容忍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7微克。由於暫定每周可容忍攝入量着眼於人一生的攝入量,只要平均攝入量並非長期超出這一數值,偶然高於暫定每周可容忍攝入量也不會影響健康。

本港情況如何?

根據二零零二年的風險評估研究,攝取量一般的中學生每周從食物攝取的鎘,按每公斤體重計算為2.49微克,而攝取量高的中學生則為5.71微克,兩者均低於每周可容忍攝入量,即表示在香港從正常飲食中攝入鎘以致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的機會不大。

如何監察在本港食物中的鎘?

中心一向透過食物監察計劃監察食物中的鎘。食物中准許的鎘含量受《食物攙雜(金屬雜質含量)規例》(第132V章)所規管。在二零零六年至二零零八年八月期間所抽取的稻米樣本,當中包括五個因應是次事件抽取的泰國米樣本,在鎘測試中結果滿意

給業界和消費者的建議

農民應奉行優良務農規範,以減少食用農作物受到鎘污染。業界應確保所出售或進口的食物適宜供人食用,並符合法定標準。至於消費者,則應保持均衡飲食,以免因偏食少種類食物而過量攝取某些化學物或污染物。

更多資料

讀者如欲在這方面取得更多資料,請瀏覽下列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