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员除了要遵守 基本卫生条件 外,亦应对烧味、卤味及其处理过程的特点等因素有所认识,才可提升烧味、卤味食用安全的水平。以下提供的参考资料,将有助从业员找出及控制售卖烧味、卤味过程中出现的危害,达到预防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效果:

烧味、卤味及其售卖过程的特点

烧味

烧味(例如:烧肉)、卤味(例如:卤水鹅)通常都经过高温处理(中心温度达摄氏75 度或以上),以消灭食物内的细菌。故从微生物角度而言,刚经过高温烹调制成的烧味、卤味都是安全的。但大部份烧味、卤味食品都是含高蛋白质的肉类或家禽,它们为病菌提供了快速增长的条件。

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的烧味、卤味有不同的特点,例如白切鸡一般较烧肉含较高的水份及较低的盐份。因此,病菌在这些食物上生存/生长的能力亦有所不同。在一般情况下,病菌在含高水份及低盐份的食物中较容易生存及生长。从业员在处理这类烧味、卤味时应倍加留意。

虽然在制造烧味、卤味的过程中,高温已将病菌消灭,但烧味、卤味成品通常会经人手重复处理(例如:摆放、斩切等),增加了食物受病菌污染的机会。此外,传统上,烧味、卤味会被放置在室温环境下摆卖(在夏日,室温可达至摄氏30 度或以上),若处理不当,病菌便会快速地增长,大大增加了引致食物中毒的机会。

与烧味、卤味有关的病菌及其传播途径

最常在烧味、卤味发现的病菌包括: 沙门氏菌 金黄葡萄球菌 副溶血性弧菌 李斯特菌

沙门氏菌

金黄葡萄球菌

副溶血性弧菌

李斯特菌

有关病菌的传播途径

有关病菌的传播途径

进食烧味、卤味而引致食物中毒的原因

以下是一些因进食了烧味、卤味而可能引致食物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这些原因可归纳为两大类:

( 甲) 烧味、卤味受病菌污染

( 乙) 病菌在烧味、卤味中残存或生长(与时间/温度控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