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年进行的五万八千多个食物样本测试中,结果显示二○○○年香港的食物安全水平续见改善,整体的不合格率下降至0.7%,较1998年的1.2%及1999年的0.8%为低,整体趋势令人满意。

在微生物测试方面,本署去年共抽查了约19,000个样本以检测细菌及病毒,其中有59个样本被发现含致病原,不合格率为0.3%,相对1998年的0.6%及1999年的0.4%,不合格率明显下降。食物样本含致病原的分析结果可归纳为4点:

  1. 被检定的最常见致病原仍然是沙门氏菌,于家禽、鸡蛋、贝类海产及沙律样本中发现;
  2. 其次,便是贝类海产样本含甲型肝炎病毒;
  3. 值得注意的是:于未妥善贮存的即食食物样本(尤其是炒饭、炒粉类)中发现腊样芽胞杆菌*的测试结果比率则有所增加。(*腊样芽胞杆菌生存于环境中,多见于受污染的炒饭、炒粉类等食物。它的胞子可残存于低温或高温之下。但遇到适合的环境如室温下,胞子便可发芽、繁殖及生产毒素,进食者可于四小时内出现食物中毒的征状,如肚泻及呕吐。一般情况下,患者会自行痊癒。)
  4. 冷冻食品如冻肉、软芝士样本含李斯特菌的情况仍见出现。

至于化学测试方面,约有39,000个食物样本作食物添加剂、除害剂等测试。当中发现339个不合格样本,不合格率为0.9%。相对1998年的1.5%及1999年的1.0%,不合格率于该3年间持续减少。分析显示,于食物样本发现含残余除害剂的比率维持于0.5%此低水平。

测试结果亦显示两类违法行为仍见持续,其一为鲜肉中滥洒防腐剂---二氧化硫,以求改善鲜肉外观及延长售卖时间。其二为滥用乙类促效剂(盐酸克仑特罗)。鉴此,本署严厉执法,以打击此等为求谋取暴利而罔顾公众健康及食物安全的不法行为。去年,共录得36宗有关成功检控于鲜肉中滥用二氧化硫个案。

此外,在食物监察计划下,本署去年已作出488宗检控。去年曾发生大规模食物中毒个案,而本署迅速进行调查,并已作出25宗检控。其中15宗是针对猪肉或猪内脏含乙类促效剂,其余10宗则与微生物食物中毒有关。

除严打违例行为外,本署亦积极透过教育,提高业界的意识,使他们明白确保出售食物安全的重要性及违例所需负上的法律责任。此外,本署亦致力教育公众,提高市民对食物安全的认识及警觉。

  1. 一九九八、一九九九及二○○○年整体测试结果
  2. 微生物测试结果
  3. 化学物测试结果
  4. 除害剂测试结果
  5. 给市民的建议
  6. 给业界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