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焦点横额

回到主页  下一篇文章

食物安全焦点(二零一三年九月第八十六期)-焦点个案

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肉毒杆菌

食物安全中心
食物安全中心风险评估组
科学主任马嘉明女士报告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上月宣布,恒天然集团制造的浓缩乳清蛋白有部分批次怀疑受肉毒杆菌污染。问题产品已售出并与其他材料混合制成各种食品,包括婴幼儿配方奶粉。为谨慎起见,本港一款较大婴儿配方奶粉因而被回收。本文将探讨配方奶粉含肉毒杆菌的风险。

肉毒杆菌与肉毒中毒

肉毒杆菌是一种会产生耐热孢子的细菌,其孢子普遍存在于环境中,一旦环境变得有利,例如没有氧气,孢子便有可能萌发生长,并释出极危险的神经毒素,引致一种罕见但可致命的疾病―肉毒中毒。

食源性肉毒中毒是因为吃下含有肉毒毒素的食物。容易受肉毒杆菌污染的食物包括轻微醃制的食物及未经妥善加工处理的罐头或樽装低酸食物,例如自制低酸蔬菜罐头和真空包装的肉类和鱼类制品等。

另一方面,肠道性肉毒中毒(旧称婴儿肉毒中毒)的成因是婴儿吃下肉毒杆菌孢子后,孢子在其肠道内萌发和生长,继而释出毒素。此病极少发生在一岁以上的人身上,因为其肠道内的天然微生物菌羣已发展得较为成熟,不利这些孢子萌发。肠道性肉毒中毒有几个可能的感染源,其中已知受肉毒杆菌孢子污染的蜜糖与若干婴儿病例有关。因此,不应给一岁以下婴儿餵食蜜糖。

在香港,自二零零八年七月十四日肉毒中毒被列为法定须呈报的疾病以来,尚未录得感染个案。二零零七年曾有一宗怀疑肉毒中毒个案,但未能找出引致中毒的食品。

肉毒杆菌
肉毒杆菌在恶劣的环境下以孢子的形式存活。一俟环境变得有利,孢子便萌发成细菌生长并释出毒素。照片由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提供。

配方奶粉含肉毒杆菌的风险

婴幼儿配方奶粉并非无菌产品,有可能受病原体污染,引致严重疾病。

一般来说,用不低于摄氏70度的热水冲调婴儿配方奶粉,已可消灭坂崎克罗诺杆菌等有害细菌,但对肉毒杆菌产生的毒素和孢子却起不到作用。原因是肉毒杆菌的毒素需要煮沸十分钟或以上才能被破坏;要使其孢子丧失活性,则需要更高温度。

话虽如此,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及世界卫生组织均认为因进食婴儿奶粉而染上肉毒杆菌引致的疾病的可能性不高,亦未有证据支持这种说法。虽然婴儿配方奶粉中曾验出肉毒杆菌,但没有接到有婴儿因食用这些奶粉而致病的报告。

事件新发展

根据新西兰初级产业部的调查,这次浓缩乳清蛋白受污染,肇因是一根处理蛋白的临时管道受到污染。

最初的检测结果显示,这批浓缩乳清蛋白含肉毒杆菌的孢子。然而,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和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经反复验证后证实,在这批浓缩乳清蛋白粉中发现的细菌,并非肉毒杆菌,而是一种无害的杆菌。基于最新的检测结果,新西兰初级产业部确认有关产品根本不存在食物安全风险,故撤销之前针对该产品的预防措施。

食物安全中心(中心)采取的行动

中心得悉一款在本港有售的配方奶粉怀疑受肉毒杆菌污染后,随即采取行动,包括发出食物警报新闻公报,设立热线电话,并与新西兰当局和业界联络等。

为防万一,中心还特地在市面上抽取了新西兰制造供一岁以下婴儿食用的乳制品样本作肉毒杆菌检测,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注意要点:

给市民的建议

  1. 依照卫生署编制的《奶瓶餵哺指引》冲调奶粉。虽然该指引的着眼点并非肉毒杆菌,但提供了正确冲调配方奶粉的方法。
  2. 使用不低于摄氏70度的热水冲调婴儿配方奶粉。这样做即使不能消灭肉毒杆菌毒素及孢子,但至少可杀死某些与婴儿配方奶粉有关的病原体。

给业界的建议

  1. 确保进口和出售的食物适宜供人食用。
  2. 向可靠的供应商购买食物及食材。
  3. 奶粉制造商应遵循食品法典委员会有关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卫生指引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