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焦点横额

回到主页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

食物安全焦点(二零一八年七月第一百四十四期) - 食物安全平台

抗菌素耐药性—同样也是食物安全问题

食物安全中心
风险评估组
萧云潞兽医报告

一九二八年,英国医生及科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爵士(Sir Alexander Fleming)首次发现抗生素盘尼西林。在二十世纪,盘尼西林被誉为灵丹妙药,因为有助治 疗当时的多种不治之症,例如脑膜炎及肺炎。然而,自发现该伟大药物后不足一个世纪,抗菌素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影响的问题。二零一五年,第六十八届世界卫生大会针对抗菌素耐药性问题推出一项全球行动计划,以“健康一体”的方式下对抗这个新出现的健康威胁。为应对本地的抗菌素耐药性问题,政府在二零一七年推出《香港抗菌素耐药性策略及行动计划(2017-2022)》,促请跨界别加强合作。

什么是抗菌素耐药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抗菌素耐药性是指某种微生物(例如细菌、病毒及部分寄生虫)具有令抗菌剂(例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及抗真菌药物)不再对其有效的能力。结果,标准治疗无效,病人受感染的情况持续,更可能传染他人。不过,抗菌素耐药性属自然现象。微生物会通过基因突变或微生物之间的基因转移而自动产生耐药性。

抗菌素耐药性是如何传播?

抗菌素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因素甚多。其中一个主要成因,是人类及动物错用及滥用抗微生物药物(见图),而令微生物加快出现抗菌素耐药性。当病人或食用动物接受抗生素后,易感细菌会被杀死,但具耐药性基因的细菌则存活。因此,抗药性细菌的数量或会超过易感细菌,并在人体或食用动物的肠道繁殖。当体内带有抗药性细菌的病人前往医院、诊所或社区,这些抗药性细菌会通过不洁的设施或人与人的直接接触而传染他人。

抗药性细菌经人传播(途径A)及经食用动物传播(途径B)。

抗药性细菌经人传播(途径A)及经食用动物传播(途径B)。

抗菌素耐药性同样也对食物安全构成影响。在动物肠道繁殖的抗药性细菌可经食物链传播。当食用动物被屠宰时,有关的肉及肉类制品可能会被有抗药性细菌的排泄物所污染。抗药性细菌亦能经由受排泄物污染的土壤或水进入食物链,以及因使用受污染的水灌溉而传播至蔬果及其他农作物。人类可通过以下方式接触到抗药性细菌:进食未经彻底煮熟的受污染食物 ; 制备食物的方式不卫生 ; 或直接接触到动物粪肥。

有何措施可抑制食物链中的抗菌素耐药性?

为有效减低在食物链中出现抗菌素耐药性和抑制抗菌素耐药性传播,各有关界别的人士(包括兽医专业、农业、环境及食物业界)均需通力合作。采取预防措施,至为重要。举例来说,农民应在禽畜身上善用抗菌剂,不应把抗生素用作生长促进剂。兽医应协助食用动物养殖场采用良好畜牧规范,以减低对抗生素的需求。食物制造商应采取有效的卫生措施,以便在食物加工期间,保持食物卫生,尽量减少交叉污染。

下期文章将会提供更多资料,探讨如何防止人们受食物中已存在的抗药性细菌所感染。